从孔子设帐授徒以来,私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民间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塾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最基础的教育,民族传统文化基本靠它传承。
私塾中,很多是塾师自设的学馆,少数是殷实人家聘请老师设立的家学私塾,还有就是宗族祠堂用庙宇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办的义塾(不收穷孩子学费)。塾师大多是地方读书人——秀才、童生、致仕的官员及贡生、监生等。
那么,作为儿童启蒙老师的塾师们待遇如何呢?
一、束脩是塾师的基本收入
束脩是塾师的基本收入。
根据《徽州文书》第二辑收入的《门人姓名附录典故》,让我们来个案探讨一下清同治年间,徽州黟县宏村一位万姓塾师的束脩收入情况。
通过统计发现,一个蒙童一年要交三次束脩,每次束脩一般为500文-600文,一学年就要交1500文-1800文,还要送鸡蛋给老师。
一个塾师,以一年收蒙童20人计,则年收入塾金达3万文-3.6万文(约合30两-36两银子)。当时1000文为1两银子,1两银子可买90公斤大米,现在大米是6元/公斤,即1两银子约为现在人民币540元。塾师年收入约为16200元-19440元。
塾师的年薪(束脩),视塾师的名望而定。如聘请的是秀才,每年束脩200-300大洋,比一般塾师要高些。根据当时的米价,一块大洋可以购买35公斤大米,换算下来,当时的一块大洋约为今天人民币210元,当时塾师的年薪约为现在的4.2万-6.3万元人民币。
民国长丰县塾师在家设馆,学费事先不计,由家长自量,视学生学龄而定,每年每人交纳5-10个大洋不等。同样以一年收蒙童20人计,塾师束脩收入约为200大洋,根据上述计算,其年收入约为4.2万元。
据湖北省的《松滋县教育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松滋县塾师全年待遇最高的700银元(约合现在人民币14.7万元),最低100元(约合现在人民币2.1万),人均270银元(约合现在人民币5.7万元)。
二、礼遇
民国期间,安徽合肥府长丰县。
富裕人家聘请老师设立的私塾,主要以教自己的儿女为主,也对外收学生。聘请来的老师叫“西席”,主人称“东家”。东家要先托人与塾师谈妥年薪和生活待遇,后下聘书,并附鸡、鸭、鱼、肉、烟、酒、糖、茶四色礼,送到塾师家,约定入学日期,再派人挑塾师的行李、书箱,路途稍远的要用车或轿子去接。塾师到来的当天要设宴席款待,并请客奉陪,以示尊敬。此后,塾师便在书房吃住。
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且东家望子成龙,为使塾师尽心教学,一日三餐,伺候周到。
1870年,江苏常州乡间盛族义塾(在今常州市钟楼区五星乡盛家湾村)开学,塾师是由盛宣怀父亲盛康登门聘请的举人老夫子,每年束脩为200两银子(约合现在人民币11万元)。
那天曙光初露,盛宣怀和父亲乘轿来到乡下,于东方大白时赶到义塾,等族中长老和受业子弟及家长聚齐之后,便备下一乘空轿,步行到老举人家,作揖请老先生上轿,然后扶着轿子步行随从,一直将老夫子接到祠堂门前下轿。
举行过隆重的开学典礼后,中午又大办酒席,宴请老夫子。盛康、盛宣怀先后向老先生敬酒表示尊敬。盛康当时官至副省级,且掌控一省盐业(湖北布政使衔掌湖北盐法武昌道)。
三、膳食
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初,塾师(富家聘请的除外)膳食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自炊公养。由学东按顺序安排学生供给塾师柴、米、油、盐、菜蔬,塾师或其家属自己烹饪。
搭火包干。由学东一户包供塾师一年膳食,结算时,由各家长公摊。
吃转饭。由离学校近的学生家庭轮流供膳食。
升米四斤。塾师在家或在家附近设馆,学生送一斗米、一斤油、一斤盐、一斤茶、一斤烟。
四、礼敬
民国期间,在中国各地,流行给塾师“礼敬”。
每年元宵节,学生拜门时要送先生大洋1元或伍角,称为“贽见礼”。
每逢初一、十五祭圣人,学生要带几个鸡蛋,或几个贰角的银毫子,作为塾师的“茶礼”。
每年端午节放假,学生要购买包子、面包、猪肉、白酒之类的东西送给塾师,称为“送端午”。
八月十五中秋节,学生要将茶叶、烟丝、糕点之类的东西送给塾师,称为“送中秋”。
腊月初放假,学生为了感谢塾师一年教诲之劳,要送猪肉、食糖之类给塾师,称之为“送年辞”。
此外,塾师还可以有其他创收途径,比如修撰谱志,或解纷息讼,或参与保甲,或寺庙修缮,或为婚丧喜庆做先生,都有红包和工薪、酒食、礼物。塾师一年赚300大洋(约合现在人民币6万元)是不成问题的。
塾师收入不算低,而且,他们有着士人的政治特权、特有的文教权及多层次的社会声望,并可能获得令人羡慕的出路(可弃教科举或从政),所以官民对塾师是比较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