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

2013-12-29 00:00:00朱声敏
文史月刊 2013年1期

明太祖朱元璋似乎算是中国古代出身最为卑贱的皇帝了,他帮地主放过牛,在寺庙当过和尚,还四方奔波到处乞讨,饱经世事艰辛,遍尝酸甜苦辣。久处社会最底层,他对于贪官污吏横行无忌、违法作奸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所以,一旦他借着农民起义的东风,飞上枝头变了凤凰,立即出台严厉的法律打击贪官奸吏。其“重典治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驸马欧阳伦违令贩盐,被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砍掉脑袋;还有“空印”一案,六部尚书以下被牵连的上万人,被处死的大小官员好几百,其中就包括当时赫赫有名的清官方克勤。由此看来,朱元璋在大小官吏面前真可谓执法如山,简直比黑老包还“黑”啊。于是,众多史书都不约而同地记载:当时官员每天上朝都要向家人交代后事,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朱元璋刀下之鬼。因此,朱元璋赢得了“暴君”的称呼。可是,朱元璋自己不这么认为。

大明帝国刚刚建立,朱元璋就曾对刑部尚书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好坏贤愚。对于好人,我向来很仁慈,他们偶尔犯些过错,我都会宽恕,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干脆不处罚;对于坏人,我是很严厉的,坚决严惩不贷。”话是这样说的,他是怎么做的呢?大家一定不会想到,在他这里,有一个惯例,官员犯罪,是会得到一两次宽恕的,有时甚至会更多。比如,有一位下级军官,由于在一次战争中表现非常勇敢,立下大功,朱元璋对他很青睐,将他调到身边做护卫。这位护卫仗着皇帝的宠爱,对地方官员颐指气使,几次三番勒索财物、殴打官吏。地方官员无奈,只得向皇帝报告。第一次,朱元璋置之不理,第二次、第三次,还是置之不理。在他眼中,护卫就是个“好人”,偶尔狐假虎威,是小问题,是可以原谅的。终于有一次,护卫强抢民女,还打死京城巡逻警察,众多官员忍无可忍,纷纷上表弹劾,朱元璋迫不得已,才将其处死。

还有一次,经过朱元璋精心挑选的几位新科进士即将外任,朱元璋将他们召集起来,苦口婆心地劝诫:“你们都是难得的人才,我之所以挑选你们赋以重任,目的就是希望你们能够有一番作为。现在你们要赴任了,地方上事情很乱,我怕你们吃不消啊。你们喜欢钱财,总会有部下为你弄到钱财;你们喜欢美女,总会有部下送来美女;你们喜欢名声,总会有部下为你树立名声。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利用你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你们必须时刻防备,切莫粗心大意,中了人家的圈27K+Y4Jw2udNnB2J80K57g==套,以致败坏了自己啊!”听了这番话,几位进士无不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表示“上不负皇上,下不负百姓”。然而,不到半年,这些进士贪赃枉法的丑行陆陆续续东窗事发,犯罪材料直达御前。朱元璋鉴于“人才难得”,一概宽宥之。又半年,这些进士再次遭到弹劾,朱元璋再次表现了仁慈的一面,再次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些进士实在闹得太不像话,朱元璋才下令将他们押送到京城处死。临刑前,朱元璋满怀失望与不解地召见了这些人,问他们:“你们原都是好人,我提拔你们,培养你们,原指望你们替我分忧。你们到外地赴任之前,我也一再告诫你们认真做事、不要受别人引诱,千万不要作奸犯科。你们违法犯罪,我一再宽宥,原以为你们会改过自新,真没有想到你们却变本加厉,以至于有今天的局面啊。”那些人一个个都感激皇恩浩荡,却不敢再祈求皇上开恩。

朱元璋的仁慈,不单单是对几个人,而是对一大批官吏。《大诰》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特别刑法典,以规定苛刻、用刑残酷闻名于世,但就是在这部法典里,朱元璋就透露至少有数十名被处死刑的官员在犯罪后不止一次两次地得到皇帝的宽恕。我们可以想见,那些数量比死刑官员多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没有被处死的犯罪官员中,该有多少曾经是浩荡皇恩的受益者啊!

“仁慈”的朱元璋,如果得知人们将其视为“暴君”,定然感到非常委屈,“对于官吏们,我是仁至义尽了啊,赴任之前,我苦口婆心地劝诫;任上违法犯罪,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宥。他们最后被处以重刑,哪一个不是咎由自取?哪一个不是罪有应得?我只是依法办事,凭什么骂我!”令朱元璋更加疑惑的是,贪官奸吏被杀了那么多,其他人为什么就不吸取教训,还要继续作奸犯科重蹈覆辙呢?

可能朱元璋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么多官吏最后被处以重刑,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宥是分不开的,朱元璋的“仁慈”正是贪官奸吏前仆后继的重要原因之一。《涌幢小品》记载这么一个事:一个官吏企图强奸一名妇女,妇女警告他:“难道你就不怕国法吗?”官吏回答:“就是闹到皇帝那里,我也会按惯例得到一两次宽恕,而你的名声却毁了。”由此可见,朱元璋的“仁慈”无疑是官吏作奸犯科的助推器,正因为朱元璋惯例般的“一两次宽恕”,致使官吏敢于以身试法为非作歹。

刑罚的目的,本来是阻止罪犯再次犯罪,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以法律得到切实的执行为前提。当一个个官吏沐浴了“仁慈”的皇恩之后,他们侥幸的心理也一次次地膨胀。法律,可以被立法者本人一次又一次地破坏,又怎能避免被官吏们一次又一次地肆意践踏呢?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有云:“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如此想来,朱元璋晚年的感慨“奈何(贪官奸吏)朝杀而暮犯”,就不难回答了。

读史可以明智。在今天的一些单位里,秩序混乱,尽管管理者三令五申,部下仍视同具文,“走自己的路,让领导说去吧”。领导干部在抱怨自己权威不够、政令推行不顺畅之余,是否该想想看,自己有没有类似朱元璋那种“仁慈”的毛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