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蓬勃之势。几次金融危机过后,中国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和责任感都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得到推进。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阻碍,中国需提高警惕,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困难;应对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进行35年来,我国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得以增强;中国在历次金融危机的稳健表现使得中国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得到全球各方的普遍关注,他们都在思考着人民币在将来的国际货币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所起到的作用。09年以来,我国政府顺应时事,积极稳妥地推进着人民币的国际化的进程。
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其国际地位
1.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现状
我国政府积极稳妥地推进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今,人民币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了响当当的硬通货。目前来讲,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情况和使用范围,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1)在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据专家估算,目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已达700多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仅次于港币的第二大流通货币。(2)在中朝、中俄、中老、中缅等边境地区,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已经在这些国家中大量使用,并能够同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3)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伴随边境贸易和旅游业的兴起,人民币的流通也得到可喜的发展。
1.2 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国际地位
2012年11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国和南非的贸易都是直接将法兰特兑换成人民币来结算。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跨越地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13年1月28日,深圳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不负众望而正式启动,15家人民币业务银行与15家前海深港企业签订贷款项目26个,协议总金额约20亿元。业界普遍认为:这将会使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变得更加积极、更加稳健。
2012年度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IFCD)报告显示:人民币的国际社会认知度在金砖五国货币中高居榜首。人民币的业务花开世界,它在与其他金融中心的竞争中,逐渐走向共赢。人民币之于国际,已是全球金融中心业务上重要的一环。
2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之路
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一种新的货币制度安排,即依托我国日益强劲的经济实力和稳健坚挺的人民币币值,先使其周边化,再进而扩展到区域化,最终实现其国际化。
2.1 第一阶段:人民币周边化阶段
这一阶段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指的是人民币在我国边境贸易、旅游、购物之中成为一种计价、结算和支付的手段,在一定范围之内被相邻国家和地区接受,并在市场上进行自由兑换和流通。自“人民币国际化元年”即2009 年起,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日渐加快,2011年7月《人民币清算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业已完成,香港基本具备了人民币离岸业务港口的全部功能。
2.2 第二阶段:人民币区域化阶段
这一阶段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中级阶段。它是指人民币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通过长期合作竞争,能够自由行使流通、交易、兑换、储备等职能,构成本区域内的关键货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中间产物,能够尽量减小直接国际化产生的阻力,最大程度地推进国际化的实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有条不紊地向着区域化迈进。
2.3 第三阶段:人民币国际化阶段
此阶段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也是中国十数亿炎黄子孙的夙愿。在这个阶段,中国的人民币已经跨出区域限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是获得国际普遍认可的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困难及应对方法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使中国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遇到了不小的障碍,亟待解决。
3.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遇到的困难
(1)我国金融市场还未健全,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健全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监管体制相辅相成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仍比较滞后,在交易的规模、资产的总量和金融产品的品种、质量以及创新力上都与欧美存在着很大差距。当人民币与国际接轨时,市场上的不理性投资和输入的热钱一起搅动着中国市场,从绿豆的天价起伏到股市的大涨大跌,从食盐的疯狂抢购到楼市的一路飙升,这些异常的情况无不在暴露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弊端。
(2)离岸市场发展不尽人意,境外人民币金融供小于求。一种成熟的国际货币,可以在广大的世界范围之内自由的流通,战略步骤的实施都离不开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尚不尽如人意,国外的人民币投资者在获得、转手、获利上遇到不小的困难,我国对买卖人民币的自由权严格的管制,使得人民币的流动性受到很大的阻碍,使得国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大幅下降。
(3)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严重缺乏。成熟的货币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货币的使用效率,这就需要有完善的资金回流机制使货币流回境内。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很好的人民币回流机制,这直接导致了人民币输出输入严重失调。据统计显示,我国境内收支之比为1:5.85,境内向境外支付人民币的比例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高达85%。只出不进的贸易大大降低了人民币的使用效率。
(4)处处皆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新兴货币市场的代表体,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之中,遇到的不止有鲜花和掌声,还有国际上不同的声音,部分经济体仍存在抵触情绪。一些国家散布的“中国威胁”等不善言论的恶习由来已久。具WTO数据统计,当前国际贸易领域中有将近35%的反倾销案件是针对中国的出口企业的。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中国又招致了各方各面更多的阻挠。
3.2 应对办法分析
我国必须在此进程中审时度势、励精图治、谨慎前行。
(1)深化改革,健全金融市场,完善监管机制。我国应及时的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所暴露的问题,积极推进和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和加大金融体制的监管力度,大力科学地发展我国的本土经济金融市场。以部分带整体,使区域经济带动全国经济大发展。
(2)发展离岸经济市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国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在货币的独立性上持开放政策,逐步放开对人民币过度控制。加强香港上海等门户城市和地区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3)建立健全可靠的资金回流机制。目前来讲,使人民币直接国际化的美好愿望只是幻想。不过,我国完全可以建立并健全一个安全而可靠地人民币回流机制。我国的境外人民币回流主要依靠边境贸易来加以实现,而且各项机制并不完善,仅仅凭借边境的贸易很难使人民币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流,这就需要建立新的回流机制。
(4)加强合作,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与其针锋相对,睚眦必报地树敌,不如以平和的心态来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不会称霸,也对其他国家没有企图,中国要做的只是以稳健的姿态,在完善好国际化所需相关制度和市场条件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区域,到亚洲,再到全球”的拓展过程。
综上所述,人民币国际化举世瞩目,它已然成为了某种标志和象征,它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必要过程,和在长期之后走向世界舞台顶端一个重要的标志。它还是一把双刃剑,这使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成为了漫长曲折而又充满期待的探宝之旅。有理由相信,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顺势而为,适时而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人民币国际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099520.htm.2013-3-29.
[2] 中国产经新闻报.“前海示范”:人民币国际化再迈一步[EB/OL]. [2013-01-30](2013-3-29).http://finance.jrj.com.cn/2013/01/30230215026626.shtml [3]徐从龙.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与困境[J].理论研究商品与质量,2011(7).
[4]毛蓓蓓.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优势与挑战[J].特区经济,2011(12).
[5]林建.“亚元区”建立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