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统一”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构建措施和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知行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58-03
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使它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1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统一”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特点,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包括。
1.1 教学思想注重实用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性、实用性人才,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遵照“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要求是“少而精,少而管用”,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要以“理论够用、重在实践”为原则,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焦点、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其职业道德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
1.2 教学目标追求全面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知识面广、适用性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必须与之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的法律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勇于竞争和自信自强的生活理念、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等,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1.3 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有一定的行业精神和市场意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针对高职学生在竞争中生存要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而造成心理素质不稳定的现状,高职思政课教学还要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1.4 教学形式力求多样化
教学组织形式的唯课堂教学形式和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高职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对说YOjxWjc8G3QbJaxJhfo4Ag==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甚至反感。要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就必须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一方面,要在班级授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外大胆引入诸如分组教学、协作教学、开放教学、师生合作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要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过于依赖授业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做法,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型课堂教学。
2 构建知行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就是把理论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即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内化于学生的“心”,外化于学生的“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的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系统理论知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通过教师的课堂教授,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个要素达到最佳耦合状态。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针对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生,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探究教学、模拟情境教学等,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使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活动有机统一,如在课堂上用3~5分钟时间开辟学生专栏,由学生派代表做“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演讲;针对学生困惑的问题举办辩论赛;学习巩固法律知识实施模拟法庭,通过这些“走入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接受知识,而且让学生思考问题,明辨是非,并且表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
(2)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校内实践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校内社会实践,如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红歌演唱比赛等。由任课教师确定主题,班干部负责具体实施,对每个学生的表现予以考核,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计入总成绩。这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与大学生读书活动相结合,每门课程都制定读书目录,学生自学读书并做读书笔记或写心得体会;与省情教育相结合,学生创办摄影、书画展;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开展民族舞蹈、服装、服饰表演大赛;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评选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如艺术节、技能比武、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与网上和校园调研相结合,调研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和困惑,解决择业创业、职业生涯、职业道德等一些实际问题;与组织观看爱国主义、英雄模范等题材的影片相结合,以深化学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内实践活动,使学生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锻炼自身素养,丰富大学生活。
(3)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利用地方的历史资源,如烈士陵园、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通过参观考察,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确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志向。利用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校企联合的优势,把课堂设在企业、工厂,让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典型激励,以达到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二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团委、学生工作部门联手开展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更多地开展技术服务,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达到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品德践行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三是结合学生专业实习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走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之路,把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中,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比较单一、集中的老问题,又可以节省经费。以往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由于这类活动需要场所,再加上组织活动成本比较高,很容易因组织难度大而取消。而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来源广泛,数量多,可供选择的余地比较大,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通过富有深度的专业实践,让学生较全面地、完整地认识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验证、反思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
3 积极探索“知行统一”的综合性评价考核体系
成绩考核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学理念最明显的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考评目的不应仅仅是考知识,更重要的是考能力与素质。对此,应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形式,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考评形式。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过分体现目标管理,使得一部分“聪明”的学生靠最后几周加班加点的“背”过关,忽视了平时学习的日积月累。为此,在考核方式上,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思政课程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包括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完成作业情况、出勤等。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态度、能力表现纳入考试、考核范围。以“育人”和能力提高为宗旨,实行量化评定。第二部分为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30%。包括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完成实践作业的情况、在实践活动中分析和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程度、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团结互助、吃苦耐劳以及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等。第三部分为理论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包括开卷、闭卷、口试、论文等,通过不同题型和不同方式综合测评学生学习的情况。终结性评价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理论、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日常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2)师生评价与社会考核相结合。传统的课程和教学规定教学考核是由任课教师考学生、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课型,要求考评的主体扩展,即减少任课教师在考评中的权重,适当增加同学互评和社会评价的权重。将同学互评引进课程质量考核,比如学生参加辩论赛、成功主题、公益性活动等实践项目,其成绩由班干部负责实施考核评定,并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计入总成绩。再是将社会考核要求和评价引进课程质量考核。比如把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的成绩计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成绩;与相关系部配合,把学生日常遵守行为规范的情况量化计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成绩。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实践和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为展示和发展其独特个性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注意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灵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讲究互动性,教学方法讲究多样性,因而教学效果的评定应体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灵活化。可采取口试、笔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及课程论文等多种考试方式。此外要改变传统的以纸作为考试唯一载体的考试形式,比如可以在网上考试。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足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其思想动态、学习能力和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评精神。考试内容可灵活化,可考查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来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适当增加综合应用内容,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综上所述,“知行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遵循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以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为指向,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网络化的理论+实践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种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邓小丹,吕新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2]周炳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探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王红芳.构建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孙居涛.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05(1).
[基金项目]本文为青海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成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青教社科果10—07)。
[作者简介]刘风(1969—)女,汉族,河南濮阳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