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让广大电视观众能够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从节目的拍摄到最终在观众面前的呈现,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作为连接拍摄与播出之间重要的环节,节目的后期制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后期制作中视音频的处理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后期制作中视音频关键技术。
[关键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视音频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82-02
1 前 言
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在观看方式以及观看内容上有着越来越多的选择。电视、电影、网络视频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只有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电视节目。这里且先不说节目的内容如何,最为直观的就是节目的视觉、听觉感知,这是人们从感官上所最先接收到的。后期制作是电视节目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后期制作中视音频的处理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后期制作中视音频关键技术。
传统的电视节目编辑方式是线性编辑,所谓线性编辑实际上就是磁带编辑方式,通过一些电子手段,将所需素材按照节目内容的要求编辑成新的连续画面,最终在使用同样时间长度的画面段进行更换编辑。这种编辑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够对其中某一时间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删减或者增加,只能够通过重录的方式来进行编辑。线性编辑的特点是:第一,技术相对较为成熟,操作过程只需要使用到编放机、编录机等设备直接对录像带进行编辑,较为简便;第二,使用线性编辑方式在对节目制作时较为麻烦,因为线性编辑的过程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节目录制过程需要重复进行前卷、后卷操作。而且要想在已经编辑好的节目中删减或者增加内容,就必须事先做好预留工作,这样势必会对成本以及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线性编辑系统构成成本较高,相对于非线性编辑系统而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系统的搭建,而且后期系统的维护成本高,维护过程较为麻烦。
非线性编辑方式也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一种,相对于线性编辑而言,这种方式可以对节目画面进行随意组接,不需要再刻意遵循编辑顺序。依靠盘基记录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能够保证在对节目进行编辑时,交叉跳跃的选取素材中的某一段,而且对这一段进行编辑后,不会影响到其他部分。非线性编辑的特点是:第一,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依靠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实质上就是将视频信号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非线性编辑技术对节目进行编辑,不会直接对画面以及声音在存储载体上的物力位置进行改变,知识给出了编辑点以及特级效果的记录,从而保证了节目数据无损;第二,正是由于存储数字信号的盘基载体,其操控方式较为随意,所以使用非线性编辑方式对素材进行编辑时,就可以进行随机存储操作。视音频素材是以数据块的形式保存于存储设备上的,使用非线性编辑方式就可以随机选取所需编辑的数据块,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编辑速度以及效率;第三,因为非线性编辑系统兼容了计算机技术,这就极大地拓宽了编辑手段。使用计算机中所安装的多媒体编辑软件,可以制作出无限多种数字特效,不再受到硬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节目制作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第四,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因为整个制作过程最简单的构成只需要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和一台录像机即可,操作极为方便。而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实现软硬件的升级,保证系统硬件结构的最简化。此外,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进行多机联网,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异地编辑,这对于异地采访或者直播类节目而言非常实用;第五,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存储载体是硬盘,在对素材进行编辑存储时,磁头与磁盘不会发生直接接触,这样就不存在任何的磁头与介质磨损情况,出现故障的概率非常之低,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以达到30万个小时,这相对于录像机磁带而言,已经远远高于其使用寿命。此外,这种系统想要进行升级,不需要像传统电视制作系统一样,把很多原有设备淘汰更新,只需要简单的更换一下硬件插卡,升级一下软件即可。这对于设备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而言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上述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所使用的两种方式,接下来针对于视音频制作进行简要的介绍。
2 音频制作
相对于视频素材的制作而言,音频制作所使用的数据量要小很多。通常情况下音频制作常使用到的是Windows下的WAV波形文件格式,而且均是44Hz或48Hz/16bit/stereo。实际上,这种格式就是CD音频格式,普通一张CD光盘所能够保存的高质量音频素材可以达到1个小时,所能够存储的音频数据量大概为10MB/min。所以,对于音频素材的制作以及存储,通常使用的都是CD。
2.1 音频的抓取
音轨的抓取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音乐数据从CD-DA音乐CD中提取出来,然后在保存至硬盘上。现如今,能够将CD唱片上的音轨转换成WAV格式素材文件的软件非常之多,其中使用最为广泛而且反映最好的软件就是EAC(Exact Audio Copy)。该软件所执行的是非常安全的读取方式,对所有音乐扇区至少要读取2遍,所以该软件几乎可以保证对任意光碟音轨的全方位抓取,从而不失真地将音频信号转换为WAV格式。但是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够直接转换为Mp3格式。不过这也不影响该软件的广泛使用,如果用户想要转换为Mp3格式,只需要外挂MP3Encoder.exe或其他编码软件即可实现。此外,该软件还可以支援ATAPI及SCSI光驱,实现CD唱片的播放。还可以连接Internet,实现CDDB音频格式的播放。虽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EAC软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就目前而言,该软件是CD音轨抓取精度最高的。
2.2 高质量APE音频素材
APE可以看做是一种无损压缩的音频格式。使用EAC等软件对音轨进行抓取后,所形成的WAV格式音频数据量一般较大,大约为10MB/min,这就需要使用别的工具软件对这个WAV音频进行转换,变成当下较为流行的Mp3或者WMA格式。不过通过这些过程所得到的最终音频文件,一般是经过有损压缩的,音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要想得到无损的而且数据量较小的音频文件,就需要使用到Monkeys Audio软件。该软件可以将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压缩为APE格式文件,而且能够将音频数据量压缩至一半以内。所得到的APE文件在通过Monkeys Audio进行解压缩后,就可以得到一个与压缩前完全一致的WAV音频文件。因此,业内都将APE音频文件看做是“无损音频压缩格式”,最大的优势在于经过压缩处理后的APE音频文件可以直接进行播放。
2.3 高质量WMA音频素材
WMA格式是在降低数据流量的前提下,按照保持一致的压缩方法来制作音频文件。它的音质要高于Mp3格式的音频文件,实现了与VQF格式的近似。WMA音频格式的压缩比通常情况下可以保证在18∶1,同时音频文件的提供者还可以使用DRM方案对文件进行防拷贝保护处理,通过这个手段就能够极大抑制盗版的出现。WMA文件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这种文件在进行播放时对播放器的要求较低,只要是Windows操作系统或者是Windows Media Player软件,都可以实现对WMA文件的直接播放。而且现在7.0以上版本的Windows Media Player可以实现CD音频格式文件直接转换为WMA音频文件。
3 视频制作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就是将前期录制的节目按照节目剧本的要求进行剪辑或者拼接,制作出完整的画面以向观众呈现完善的节目内容。制作的过程就是技术与思想的结合,是满足人们对电视节目要求的过程。
3.1 视频素材质量
当前使用最为广泛也最传统的视频制作方法是序列帧。使用CG素材创作软件对视频素材进行制作,将CG素材转换成一个大小、格式均相同,而且可以输出连续图片的数字信号。通常情况下,图片的格式均是能够满足Alpha通道的图片,这样是为了方便后期剪辑或者合成使用。图片的格式可以是tga或者tif。现如今,视频素材的后期剪辑以及合成软件均可以实现序列帧向单一素材的转换,正是因为这一功能使得所输出的图片不再进行压缩操作,保证了素材的无损传递。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所制作的素材数据量较大,需要容量很大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3.2 图像质量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涉及了摄像、录像、编辑以及播放多个部分,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构成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多使用的格式以及处理方式也不同,使用最为广泛的压缩方式有三种:mpeg-2,m-jpeg和dv。这三种压缩方式均是基于离散余弦变换,而且编辑过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变换系数的量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刘杰锋.ENG电视节目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2-45.
[2]李宏虹.电视节目制作与非线性编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6-15.
[3]冯锡增.非线性编辑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郭华(1977—),男,汉,湖南邵阳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