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实例研究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分析了英语任课教师情况,据此提出了转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和完善英语考试方式的思路。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考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47-02
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有这样一个学生群体,他们具备艺术类专业基础和能力,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较低,特别是英语学习方面水平较差。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英语教学的有关要求,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改善艺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和转变英语考试形式的基本思路。
1 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基础现状
就某高校近几年招生的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高考成绩来看,只有个别学生英语高考成绩较好,大部分学生英语高考成绩不佳。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好,同时对艺术类专业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较好,英语成绩自然较好。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文化课学习成绩太差,近而转向艺术类专业学习,希望艺术方面能有所发展,然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其艺术课程的学习。
从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看。艺术类专业具有其专业特殊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艺术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特别是没有足够重视英语学习。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英语学习就没有兴趣,进入大学后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律性要求较强的大学阶段更是容易放松英语学习。
很多艺术类专业大学生都来自相对比较富裕的家庭,因为学习艺术类知识本身就需要较高的费用,致使家庭不宽裕的孩子学习艺术类专业的较少。优越的生活环境,给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带来无忧的生活,也往往带来“无虑”的学习,同时由于大量精力在专业学习上,导致文化课成绩不佳。
如何增强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需要加强研究的一门课题。
2 艺术类专业英语授课教师情况
由于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文化课学习兴趣不浓等因素,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课堂秩序管理上,导致实际教学精力有限,很多教师不愿意给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讲授英语课。以9f706a76cc120dac1ff1626fd8d086c1f3506d5b0aa22e76b7737afa0be8a606往出现过极端情况:英语任课教师初期的期望值太高,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思想准备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思想冲击,后期极大地影响了授课教师的教学热情。
英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教学艺术水平的影响。良好的教学艺术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够培养审美、陶冶情操等,使学生享受教学过程,逐步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然而,掌握教学艺术并非易事,需要授课教师接受良好的教育艺术培养和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淀。就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中长期的教学艺术学习;大部分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往往教学经验积累欠缺,且承受授课压力的心理储备不足。这使讲课过程中不能够与时俱进,无法将教学艺术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并展现出来。
3 转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鉴于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当前艺术类专业英语课授课教师情况,我们应该加强研究,积极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艺术类专业学生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特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教育不够严格。这导致他们形成了比较懒散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他们被动地听从老师的要求,甚至有时还有抵触情绪。任课教师要主动和学生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学习,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要善于以身垂范。俗话说,身教大于言教。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笔者积极努力的方向。每次上课,笔者都会提前20分钟进入教室,大声地阅读英文网站的文章或教材中的课文等。这样就给提前到教室的学生以示范作用,而他们也很好地感染陆续到来的同学,从而形成了集体诵读的良好氛围。习惯一旦养成,他们会把这种读书的习惯带到课外,带到早自习。近日有媒体报道,在过去20年里,北京某高校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高校保安考大学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笔者所在高校就有保安和保洁人员拿到本科甚至更高学历的现象。这与高校的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保安在校园里能够经常看到读书的大学生,这对于保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任课教师的英语学习习惯对于英语较差的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学习有三个环节非常重要。一是识记。单词、短语、语法、句子及课文,都需要学生记住。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要在课堂上给予相对充分的时间练习,课下留出适当的学习任务。二是理解,对需要记住的英语知识进行充分、生动地解释,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枯燥地区死记硬背。三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难度适宜的情景环境,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编写情景对话,并进行阅读背诵训练,最终在课堂上以对话的形式在班级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对话进行指导,纠正其中不规范的地方。
第四,教师要加强教学艺术研究。教师要加强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研究,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英语学习中的各个训练环节,多读、多写、多听、多说。英语教学如果能够和艺术类课程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完善艺术类专业英语考试方式
适合学生的考试形式,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现状,笔者认为要着力转变英语考试形式,从考试的角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在高校招生过程中,适当设立英语单科分数线要求。让准大学生们了解到,即使是走曲线高考之路,也需要文化课基础。从而使他们在入学前就能够深刻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大学入学教育阶段向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介绍英语学习及其重要性,因为英语学习对他们以后的继续深造以及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让他们知道,没有良好的英语成绩,基本上就没有继续升学的机会;没有良好的英语成绩,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
其次,对于在校大学生,要结合高考成绩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估,选拔性地参加相关英语考试。比如,可以充分向在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宣传BOEC(Beijing Oral English Certificate)等考试。这个考试适合基础较弱的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经过一个时间段的训练,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初级或中级考试。通过考证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兴趣。而对于基础好,学习热情高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鼓励他们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适当鼓励他们参加CET4-6考试及BOEC高级考试。因为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同时考试也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最后,对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考试形式要结合他们的特点。英语语法、阅读理解等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但是英语口语可以通过较短时间训练得以快速提高。像期末考试这种学业考试可以引入英语口语测试,给学生可供选择的情景,让他们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口语交流,这样比传统的试卷形式灵活,更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完善考试方式等,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提升其综合素养和能力,进而为开发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发展潜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浅谈[J]. 高教研究,2007(3).
[2]赵南. 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育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
[3]连培利,郑甜甜. 高校艺术生大学英语教育反思[J].魅力中国,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