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及其影响因素
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是教师和学生基于一定的教学模式、在实现教学目标、展开相关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综合教态。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形态。静态化表明,课堂气氛沉闷、活力不足,师生处于相对“静”态。具体表现为: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师生互动环节少、频率低;学生学习心理压抑,戒备心强,创造性难以自由发挥;学生虽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大都是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动态化表明,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处于“动”态。具体表现为:教师既授课,又参与学生活动;学生既听课,又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学生学习压力小,焦虑感弱,他们乐于问答,积极思维,勤于思考,畅所欲言,表现自我。这里的“静”和“动”是相对的。“动”并非简单地指师生在物理空间上的“位移”,而是指师生在教学行为和教学心理上的“活化心态”,这一心态是诱发学生积极摄入、加工并产出语言信息以及自由发挥创造性的重要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众多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气氛形态与学生语言认知效果高度相关。静态化课堂教学气氛抑制学生语言认知过程,动态化则加速语言认知过程,提高语言认知效果。因此,如何营造动态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是英语教师必须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的因素有教师特质、教学特质、学生特质和文化特质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幽默的授课风格、完整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话语方式、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等,都是推动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的重要因素。徐佩文通过研究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精通会活化课堂教学气氛[1]。王皓把教师教学有激情、语言表达能力强等特质看作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气氛的关键要素[2]。教师课堂话语主要指,教师课堂用语方式,如提问方式、对学生课堂表现反馈方式等。屈社明认为,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问答式过于呆板和机械,不利于师生互动,师生多元问答有助于活化课堂教学气氛[3];尹莉发现,教师提参考性问题比提展示性问题更能和谐课堂氛围[4],扁晓倩认为,教师提的问题太难或者太简单,难以促使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5];顾臻臻和田巍[6]、尹莉、扁晓倩认为,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正反馈和间接性的纠正反馈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输出,避免学生产生情感负面效应。Richards与Fisher等人通过教学实验发现,教师因对学生的帮助、示好、理解而形成的友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7]。另外,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仅靠增添多媒体设备、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课时、加大信息输入量等是不够的,还要增强师生亲和力,促使师生多向互动,因为师生多向互动能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的课堂气氛,加速英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促使语言习得循环良性化[8]。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语言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个性、学习基础、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等特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的不可忽视要素。扁晓倩[9]通过研究发现,学生英语基础差使学生缺乏自信,随之滋生焦虑,消极对待课堂活动;学生不适应教师交际教学法以及天性不善言谈都可能使其难以融入课堂活动,只好选择沉默;学生学习英语如果只是应付各种考试,难免侧重于语言知识学习,淡化课堂参与。
文化特质是指影响中国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习惯性文化潜质。徐佩文等学者把这种潜质划分为以下五类:语境文化,和睦文化,集体文化,顺从文化,面子文化。该文化所包含的“不出头”、“不打破沉默”、“怕因说错而丢脸”等特性成为学生课堂互动的最大障碍之一。
教学特质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与教学有关的特质。徐佩文和安杰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与以“教师为主”的英语教学方法或者与应试教育、灌输式教学法有直接的关系[10]。原春梅认为,有限的教学课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专断,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从而使课堂气氛缺乏生机。所以,徐佩文、安杰和原春梅都主张,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认知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另外,教学内容过于知识化传授而少于能力培养也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气氛静态化。
事实上,在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的诸多因素中,一些是先天性的,很难改变,如学生天性不善言谈;一些是后天性的,可以改变,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教学模式是决定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的主要因素。国内就教学模式与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就教学模式与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之相关性进行理论探讨,并就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二、英语教学模式与课堂气氛动态化
“教学模式是正确反映教学客观规律,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范型。这种教学行为范型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者理论指导下,对教师、学生、媒体互动状态和过程加以概括而形成的以系统、有序、简明的形式表达的一种结构关系”[11]。教学模式不同,课堂气氛不同。
英语教学有两种模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和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主张教师是教学中心,教师拥有占据教学时间、掌控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材料、安排教学程序、采用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手段等权力;学生是教学客体,是教师实践的对象;学生一切要听从教师安排,偶尔也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过大多以简单的对答形式为主。受此教学模式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权利分配不公,教师权力过大,学生权利过小;教学结构单一,师生互动频率低下,教学缺乏生机。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积极性的激发者、学习兴趣的维持者、语言思维的启发者等;教师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活动参与者、教学任务完成者;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认知工具,为学生学习创设真实情景,提供协同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英语学习超越时空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这样,英语课堂教学气氛会因之而活跃起来。
为什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能使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首先,该模式科学地定位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因为课堂气氛在某种程度上是师生教学心理和教学行为相互融合的结果,所以师生教学角色的科学定位是课堂气氛动态化的前提条件。第二,该模式基于语言认知规律,通过加速学生语言认知过程和改善学生语言学习环境,滋生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情感,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语言认知是个体对输入语言信息的加工和输出过程。该过程受到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需要、语言焦虑、移情等情感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情感因素中的积极成分会促使大量语言输入畅通无阻地进入学习者语言习得机制中去,内化为学习者的语言学能,促进学习者语言信息摄入、加工和产出,加速语言信息习得速度和质量。情感因素中的消极成分如语言焦虑就像一堵墙,阻止输入信息进入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学习机制”中去,折损学习者语言学能。学习者情感状态除受到学习者自身因素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影响之外,还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者积极情感滋生的动态化内在和外在学习环境对提高学习者语言认知效果十分重要。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同时也能实现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能赋予学生更多教学权利,提供更多互动机会,促使学生和教师相互传递大量有关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信息;同时,在信息传递中,教师会通过肯定学生课堂表现、支持学生学习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学习、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等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这样,学生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课堂活动,亲身体验因课堂互动成功而带来的心理愉悦,激发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这是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的根本。第三,新模式将课堂学习环境和网络学习环境整合起来,为师生多元沟通、共享资源、协同外化,培育了一个新型的英语学习生态系统。师生通过现实课堂面对面互动,加强了语言交流,增进了情感互通;师生通过网络互动工具,扩大了互动范围,开阔了互动视野,获取了更多学习资源,创设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这是英语课堂气氛动态化的外在力量。
三、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路径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关键。因为“外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课堂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场所,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因素、协调学生学习行为、保证语言输入之质量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获得主要的可理解的目的语输入、如教材内容、教师语、同伴语等的重要场所。”[12]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环境的缺乏以及语言输入量的不足等因素的存在使课堂教学在英语教育中显得格外重要。但是课堂教学并非发生在真空中,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材料基于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某种教学氛围之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的英语知识总量、发展英语技能程度以及运用自主学习方法或者策略效果,都与课堂教学气氛息息相关。课堂教学气氛是各种要素在一定教学模式主导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动态系统理论,语言认知过程发生在学习者内在认知生态系统和外在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内在认知生态系统由意图、认知、智力、动机、学能、母语、二语等因素构成,它与语言接触量、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交互。”[13]外在社会生态系统包括学校教育环境和大众传媒等。内在认知生态系统和外在社会生态系统彼此交互,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语言学习生态系统,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决定个体语言认知效果。为此,在基于课堂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新模式主导下,外语教师必须设法激活学习者内在认知生态系统和外在社会生态系统,积极营造一个动态化的课堂师生互动氛围,促进学生英语认知能力发展。
活化个体内在认知生态系统。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首先必须促进学生“内动”。学生“内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脑内存的英语认知结构始终处于“活性态”,即他们渴望与他人“交流”,乐意“说出”自己想法,希望“展示”成果,积极“寻求”他人反馈。学生“内动”动力来自于自身,即较高的英语学习动机、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较强的好奇心、较高的求知欲、明确的英语学习目的以及科学的英语学习态度,等等。所以,教师在新教学模式的主导下,要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加强语言信息输入,强化积极情感教育,滋生积极情感信息,整合语言信息和情感信息,建构英语认知结构。
活化个体外在社会生态系统。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动态化还需要“外动”。“外动”是指,学习者和与其学习相关的人之间的频繁互动。分布性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生在人与其环境构成的系统之中,人要借助外在环境线索(如网络等)、文化工具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来完成各种认知活动。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心智活动、心灵沟通活动和信息互通活动。英语教学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以学生主体内化英语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方法为目标的过程。这说明,教师主体的施教内容要转变成学生主体的内化内容,必须借助师生互动这个桥梁,以“外动”促进“内动”。师生互动能“激发师生主体互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价值实现率”。[14]所以,教师要设计各种有助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将学生融入各种活动序列之中,促进师生多元互动。师生多元互动的方式有问答、讨论、辩论、呈现、试讲等。师生多元互动发生的场景既可以是现实课堂,还可以是虚拟网络课堂。教师在现实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可以通过言语教化学生,通过情感感化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内动力;教师在虚拟网络课堂与学生互动,虽然缺乏直观性,但是它能借助认知工具,如CMC、Email、Skype、BBS和QQ,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超越时空限制,创设现实互动氛围,强化互动频率。师生互动无论发生在现实课堂中,还是发生在虚拟网络课堂中,都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徐佩文.浅谈营造活跃的大学英语课堂气氛.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3).
[2] 王皓.活跃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气氛的对策.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1).
[3] 屈社明.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主题转换的实验研究.外语教学,2006(5).
[4] 尹莉.大学英语教师话语对营造课堂气氛影响的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
[6] 顾臻臻,田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与课堂气氛.青年文学家,2011(1).
[5] 扁晓倩.如何打破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剑南文学,2011(10).
[7] Richards T,Newby M,Fisher D.Teacher and Student Percept ions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s:A Multi-level Model.Proceedings Western 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um 2000.http://education.curtin.edu.au/waier/forums/2001/rickards1.html
[8] 原春梅.新时期大学外语和谐课堂的构建.高教探索,2011(2).
[9] 扁晓倩.如何打破大学生英语课堂中的沉默.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
[10] 安杰.活跃大学英语课堂气氛之浅见.社科纵横,2010(12).
[11] 陈红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演进与变革.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13] 王初明.语言学习与交互.外国语,2008(2).
[14] 熊匡汉.论师生互动与教学价值实现.中国大学教学,2009(4).(责任编辑 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