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认识鲁迅文艺评论的特征及价值

2013-12-29 00:00:00崔晓红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3期

语文教学研究中,我们会涉及到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其中有一部分文艺评论,包括他的一些杂文、关于文艺作品的序跋、关于美术书籍和画展的前言、小引等等。这些作品显示出鲁迅先生一贯的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高度的概括力以及形象精当的语言,尤其是鲁迅先生善于从独特的角度发掘出个别文艺现象中带有普遍性原则的独到见解,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以很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鲁迅的文艺评论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独创精神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中国现代进步文学的主将和旗手的鲁迅先生,对于文学作品或文艺现象,要么不说,要说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说出自己要说的话。他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思想,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新的思想,能给人一种新的启发。《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他说自己的评论大都是“取其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更加格外分明,扩大”,因而会使人印象鲜明深刻。鲁迅先生从对个别文艺现象的具体分析中,概括出带有普遍性的道理来,这种普遍性原则为人们所接受,并产生指导意义。

例如,鲁迅先生在《流氓的变迁》一文中评论经典文学《水浒》:“《水浒》中的好汉们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水浒》思想的最大弱点是“不反对天子”,“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则是《水浒》的根本转折点;“终于是奴才”,便是结局。从“不反对天子”到“终于是奴才”,这是一部《水浒》的根本倾向和必然趋势。鲁迅先生站在很高的立足点上抓住了作品的基本情节、基本倾向,并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概括出来,突显了《水浒》的指导思想。在评论文学作品时,鲁迅先生把被评论对象——作品结合成一个整体,他能看到作品的有机性和完整性,把握住作品的核心思想;他不为某些枝节所惑,不囿于某些个别描写。他的评论,绝不会随着情节脉络而一般性地作些复述,不会只是对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故事作些简单的介绍,然后说说优点和缺点,如隔靴搔痒一般。鲁迅先生的评论注意到了整篇作品的思想精髓,并且还善于把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浓缩成一幅更集中更鲜明的画面,这正是鲁迅先生独创精神的体现。

王国维曾论作者创作对生活要能入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进行文学评论也要“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既进入艺术世界、进入角色,获得美学感受,同时又应当与角色摆开距离,站在艺术世界之外的高处,进行观察评论,这样才能科学地“以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鲁迅先生对于所评论的作品,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达到了言语简洁而意味无穷的境界。

在为柔石《二月》作的”小引”中,鲁迅开篇写道:“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青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换耳的旧社会。”寥寥几句话,便极为精当地概括出《二月》中的各种人物与社会环境。在介绍中,鲁迅先生提炼了当时社会环境中各种不同人物的精髓特质,组成一幅典型的画面。这幅画面,凝练简洁而极为鲜明,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使人印象相当深刻,这种效果就是鲁迅先生在文学评论中再创造的结果。这样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文学评论语言,远远超过那些机械复述情节,简单介绍人物环境,最后发发议论的一般性评论,实在是高超之举。鲁迅先生在评论一部作品时,不会只是停留于作品原有的创作水平之上,而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提炼、加工,使人们对原作品有更加鲜明的认识,这就是鲁迅先生文艺评论中所体现出的创造精神。

二、鲁迅的文艺评论在艺术上是多样化的

鲁迅先生认为,评论文学艺术作品,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标准,而正确的标准,又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东西,应当根据不同的对象,确立不同的标准,即用什么“尺”来衡量。

鲁迅先生的文艺评论就是这一观点的最好印证。他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场景,分别采用适当的评论方法。如《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一文,文章短小精悍,表达了一个观点:为人类的艺术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两种艺术,一是故意将题名题得“香艳,飘渺,古怪,雄深”“连骗带吓,令人觉得似乎了不得”,一是“新的,年青的,前进的”艺术。一八社的习作,就是属于后一种。这些作品,表现出“清醒的意识”和“坚强的努力”,是“健壮的新芽”,“这是很幼小的。但是,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这篇评论中,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反动势力的文化围剿和反动文人的所谓“为人类的艺术”的反动观点,一方面揭露了反动派残害革命文艺和进步作家的令人发指的暴行,另一方面有力地抨击了反动文人粉饰太平的丑恶行径,明确指出希望就在年青的、前进的革命文艺这一面,有力地支持了进步文艺。文章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语言铿锵清亮,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在一些美术书籍和画展的有关评论中,鲁迅先生善于将造型艺术中的视觉形象,通过文学语言转化为文学形象,给人以鲜明生动的感受。如《看司徒乔君的画》一文中,评论在北京的画家,“终日在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画家笔下的“深红和绀碧的栋宇,白石的栏杆,金的佛像,肥厚的棉袄,紫糖色脸,深而多的脑上的皱纹”,“都在表示人们对于天然并不降伏,还在争斗”。文中用了一系列色彩鲜明而又富有立体感的形象,语言显示出极强的造型美。这里也可看出鲁迅先生善于借助文学形象来再现视觉形象的高超的艺术手法。

鲁迅先生的文艺评论中也善于用洗练的语言创造简明的图画来评价文学作品。例如,他评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他说:“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然而严肃,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将来,死路和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且有所得的。”这里,鲁迅先生说明了作品的内容,指出了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品在当时和未来的意义,评论语言概括、生动、准确,还带着与原作一致的一股浓浓的地方色彩。

鲁迅先生的文学评论大多数既有逻辑的判断和推理,又有极具特征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他的评论文章总是给人呈现出一种经过批评家再创造的、带有批评家的评价的画面,这些画面中蕴涵着的意义有时超越了原作本身,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思想的博大精深。

三、鲁迅的文艺评论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凡思想浩瀚广阔的人,感情也越丰富。文艺创作需要充沛的感情,文艺评论也必须用全部感情去体验和品味艺术作品。鲁迅先生提出,文人“得像热烈地主张所是一样,热烈地攻击着所非”。批评家“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这里的“热烈”,实在是情感的升华。他的评论文章,用饱含着感情的语言去议论、评述、判断,用极强的思辨力影响人们,召唤着人们。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常常被那明察秋毫的逻辑力量所折服,同时也能触摸到他心灵中感情的火焰。

在《〈孩儿塔〉序》中,鲁迅先生写道:“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令人有些凄凉”,忽然接到要求给殷夫的遗文写序的信,使人“更加惆怅”,于是殷夫“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的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他它企图流布的。”这些话语就如同饱含情愫的海绵一样,我们从中感受到鲁迅先生写作时的悲伤心情,对亡友的深挚友情以及对杀害殷夫年轻生命的黑暗势力的愤激之情。然后鲁迅先生以饱含感情的笔调高度评价了殷夫的诗作:“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激昂的情绪,浓烈的感情,有力的召唤,读来激情彭湃,令人动容。这里,鲁迅先生以着意铺排渲染的形象,蕴藉着极其深邃的思想,让人们凭借视觉所及去触动情愫得到启迪,从而明白作者的内心意图和感情要求。黑夜如磐,腥风血雨,年青的殷夫被反动统治者杀害了,那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青年,他与家庭决裂,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但这样的热血青年却惨遭杀害,“这是怎样的世界呢?”这个世界使正直的人看到了它吃人的本质,让勇敢的人挺立起来,让心忧天下的去执着地爱,切齿地恨。鲁迅先生在文艺评论中运用这种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语言,可谓独具特色。

鲁迅先生一生为培养新的文艺人才和新的艺术倾注了真挚的感情,耗尽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他的文艺评论于平静中蕴涵着愤激,笑口中透露出悲哀,思索后召唤着前行。在漫漫长夜里,鲁迅先生怀着满腔的悲愤控诉着反动势力对革命文艺的破坏,用充沛的激情预言新的、革命文艺的光明未来:“目前的中国,在文艺上,仅存的是冷淡和破坏”,“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遗产的保存者,而且是开拓者和建设者”(《集外集拾遗〈引玉集〉后记》)。

总之,鲁迅先生的文艺评论以高远的立意、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的再创造、饱满的感情,彰显出无穷魅力。由于思想的深邃,他总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文艺作品内容作出高度的提炼。他的文艺评论是说理,是以情动人。读鲁迅先生的批评文章,能感受到他评价作品时的精神活动,他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评论当中,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我们。他的思想光辉照亮了过去,并光照未来。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