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比较研究

2013-12-29 00:00:00周美秀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3期

一、问题的提出

特级教师是优秀教师的代表,是教育教学的专家,是优秀教师中的佼佼者。那么,特级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又如何呢?两类型教师(特级与普通)之间会有差异吗?我们对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倦怠关键期以及倦怠的克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浙江省从1979年开始至今,进行了九批特级教师的评选,共评出991名特级教师。我们选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科特级教师185人,发出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同时,我们选取了小学、初中、高中普通教师(这里的普通教师是指除了特级教师以外的中小学教师)各80名,发出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以便在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比较中进一步了解特级教师。为简约起见,这两类教师的样本分别用T1(PT1,TT1)(T1为小学教师,PT1为小学普通教师,TT1为小学特级教师)、T2(PT2,TT2)、T3(PT3,TT3)表示,具体见表1。

表1 调查取样分布

2.研究方法

问卷涉及“身心状况、职业生存、影响因素”等12个视角,经二轮预测后,确定120道试题。试题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封闭式试题按李克特(R.A.Likert)五点量表题和选择题设计。对本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914,说明本问卷的信度很高。利用发函、会议、他人帮助等途径,让调查对象填写问卷;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职业倦怠

本维度两道题,为“教育教学工作让我感觉很累很疲惫”和“教师职业太累,工作压力太大,单调乏味,使我厌倦不堪”(为反向题,得分低说明状况好),采用五点量表题设计,试图探究不同类型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

表2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比较

**p<0.01

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分别是5.28和6.28,说明两类教师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完全认同状态得分为10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两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p<0.01),普通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特级教师。

下面分别从学段、性别、教龄三个维度对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比较。

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两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p<0.01),普通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特级教师,高中学段的两类型教师没有显著差异;比较不同学段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在特级教师这个群体中,高中最高,小学次之,初中最低,这说明高中特级教师的倦怠情况相对严重;在普通教师这个群体中,初中最高,小学次之,高中居后,这说明普通初中教师的职业压力大,倦怠情况相对严重。

不同性别的两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p<0.01),普通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特级教师;比较不同性别两类型教师的平均得分,普通男教师的得分最高,普通女教师次之,特级男教师第三,特级女教师居后,可见是普通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最严重;在同一类型的教师中,均是男教师的得分高于女教师,说明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比女教师更普遍。

16~20年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差异十分显著(p<0.01);21年教龄以上的两类型教师没有显著差异。比较不同教龄两类型教师的平均得分,在特级教师群体中,21年教龄以上教师的得分高于16~20年教龄段的教师;在普通教师群体中,16~20年教龄段教师的得分高于21年教龄以上的教师。这说明,在特级教师中,教龄长的教师职业倦怠更严重,而在普通教师中,教龄短的教师职业倦怠更严重。

2.职业倦怠期

本维度的题目是“从教几年后你开始较强烈地厌倦教师职业(可多选)”,采用多项选择题设计,试图探究不同类型教师的职业厌倦期。

表3 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厌倦时段统计

上表可见,在所列八个选项中,从特级教师这个群体看,位居前二位的两个时段是:一是6~10年,占了8.2%;二是1~5年和11~15年,分别占了7.3%;有70%的特级教师至今未厌倦这个职业。从普通教师这个群体看,位居前二位的两个时段是:一是1~5年,占了28.7%;二是6~10年,占了15.9%;这两个时段之和为44.6%,说明有接近45%的普通教师在这两个阶段开始厌倦教师职业了;有40.1%的普通教师至今未厌倦这个职业。可见普通教师厌倦教师职业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这并未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

不同学段教师认同职业倦怠关键期是“1~5年”的比例,在特级教师这个群体中,初中最高(9.1%)、高中次之(7.2%)、小学最低(5.7%),在普通教师这个群体中,初中最高(38.0%)、小学次之(33.3%)、高中最低(15.4%)。不同学段教师认同职业倦怠关键期是“6~10年”的比例,在特级教师这个群体中,高中最高(9.5%)、初中次之(9.1%)、小学最低(5.7%),在普通教师这个群体中,高中最高(19.2%)、初中次之(16.0%)、小学最低(13.0%)。在“至今未厌倦”这一选项上,在特级教师这个群体中,小学最高(85.7%)、初中次之(66.7%)、高中最低(59.5%),在普通教师这个群体中,高中最高(53.8%)、初中次之(36.0%)、小学最低(29.6%)。

不同性别教师在“1~5年”这一选项上的比例,普通女教师最高(29.9%),普通男教师次之(27.2%),特级男教师第三(12.3%),特级女教师最低(0%);在“6~10年”这一选项上的比例,普通男教师最高(18.6%),普通女教师次之(13.8%),特级女教师第三(8.9%),特级男教师最低(7.7%);在“至今未厌倦”这一选项上的比例,特级女教师最高(71.1%),特级男教师次之(69.2%),普通男教师第三(42.9%),普通女教师最低(37.9%)。

不同教龄段教师在“1~5年”这一选项上,16~20年教龄段的两类型(特级与普通)教师的比例分别为8.0%和19.1%,21年以上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的比例分别为8.4%和7.9%;在“6~10年”这一选项上,16~20年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的比例分别为12.0%和23.8%,21年以上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的比例分别为9.6%和5.3%;在“至今未厌倦”这一选项上,16~20年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的比例分别为76.0%和42.9%,21年以上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的比例分别为67.5%和60.5%。

3.倦怠克服

本维度一道题,采用多项选择题设计,题目为:“你认为要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下列哪些因素比较重要?”共有七个选项,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对克服职业倦怠的态度。

表4 两类型教师克服倦怠的因素统计

上表可见,两类型教师均认为“学会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是克服职业倦怠的首要方法;其次是“教育行政和教育管理要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践行‘行政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和“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也有12.6%的特级教师和9.6%的普通教师认为“校际调动、校内转岗”也可以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倦怠。比较而言,在“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的选项上,普通教师比特级教师要高出10个百分点。在“加强学习,促进自身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的选项上,特级教师要高出普通教师约14个百分点。可见特级教师更看重用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促进职业倦怠的改善。

总而言之,解决或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教师的自身因素,如本调查呈现的学会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确立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加强学习促进自身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教育管理部门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践行管理为教师服务的理念;三是学校要创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四、结论与分析

1.职业倦怠程度

两类教oJwDDsLUWtece/jfhTgAL4QsObABWsTdzuwt51NLedk=师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两者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p<0.01),普通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特级教师;不同学段、性别、教龄段教师的职业倦怠均呈现普通教师高于特级教师的特点,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却因类而异。从学段来看,在特级教师中,高中特级教师的职业倦怠相对严重,小学次之,初中居后;在普通教师中,初中教师的职业倦怠相对严重,小学次之,高中居后。从性别来看,普通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最严重,普通女教师次之,特级男教师第三,特级女教师居后,在同一类型的教师中,均是男教师的得分高于女教师,说明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比女教师更普遍。从教龄看,在特级教师中,教龄长的教师职业倦怠更严重,而在普通教师中,教龄短的教师职业倦怠更严重。

2.职业倦怠时段

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厌倦情况严重,厌倦时段各有差异,特级教师的厌倦比例相对较低,普通教师的厌倦比例相对较高,有七成的特级教师和四成的普通教师至今未厌倦教师职业。有8.2%的特级教师的厌倦时段发生在6~10年,分别有7.3%的特级教师的厌倦时段发生在1~5年和11~15年,有70%的特级教师至今未厌倦这个职业;有28.7%的普通教师的厌倦时段是1~5年,有15.9%的普通教师的厌倦时段是6~10年,两者之和为44.6%,也就是说,有接近45%的普通教师在从教后的10年内开始厌倦教师这个职业,也有40.1%的普通教师至今未厌倦这个职业,这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3.职业倦怠的舒缓

舒缓教师的职业倦怠,首先是教师自身应学会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确立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加强学习促进自身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教育管理部门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践行管理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同时学校也要创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石林,程俊玲,邓从真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的编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

[2] 王荩桢.武汉市中小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7(12).

[3] 蒲高兰.我国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状况及展望.现代教育科学,2007(2).

[4] 林丽.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研究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06(2).

[5] 耿文侠,陈震.需求关怀: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7(6).

[6] 鲁林岳,张寿松.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段的调查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10(1).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