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是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的导致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1]。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地的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校园暴力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的调查,深入研究探讨当前校园暴力的成因、特征及预防措施,以期唤起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还中小学生一个健康的身心和未来。
一、校园暴力的类型及主观原因
完整意义上的校园暴力包括侵入型校园暴力与内发型校园暴力。侵入型校园暴力是指由校园以外的主体侵入校园区间实施的针对校内人员的暴力案件。其中,校园区间指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包括校园内部校门附近及学校周边等[2]。
1.侵入型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处于学校管理空白期。被调查的2957名学生中,有499人遭遇暴力,其中126人为在校园周边、网吧或校外其他地方遭受暴力,暴力事件发生率为25.2.0%。这是因为入学和放学时间段,孩子脱离了家长的可控范围,但已经离开或尚未进入学校的监护范围,出现了管理上的盲区。加之上下学期间,校园周边交通拥堵、人员混杂,这种混乱的状态为加害人实施加害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有些学校防范意识淡薄。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除了防护能力和基本防护条件弱于城市外,防护意识也相对较弱,为加害人直入校园实施加害行为提供了便利。
(3)学生防范能力有限。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不能及时辨别和认知加害人的行为,即使发现外来人员,仅仅依靠其自身力量也难以反抗事先有准备的加害人。
2.内发型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内发型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内主体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其方式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暴力。内发型校园暴力一般基于以下原因。
(1)学生方面。一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障碍。中小学生大多为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有完全的认知。其对暴力行为的认知局限极易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如持有“武力是力量的象征,拳头比语言更管用”等暴力观点的学生更容易施加暴力。有调查发现,当学生认为欺凌行为属于正常行为时,是施暴他人的影响因素[3]。二是一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对暴力、色情内容的过分渲染,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受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影响,思想活跃的青少年学生面临着多种思想和价值观念共存并激烈地动荡和交锋,一旦发生矛盾,便无所适从,自然地就想到了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四是一些心理不健康、法制观念淡薄的学生,在社会上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下,一旦得不到良好教育和及时引导,极易诱发其内心私欲的膨胀,对他人施暴。
(2)教师方面。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化,各种不同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冲击也会造成某些教职工道德防线的崩溃、法律观念的退化和心理疾病。个别教师教育学生不是以人为本,而是强权意志,以致以打骂、讽刺、挖苦或形形色色的体罚代替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引起学生的反击,诱发校园暴力。
二、校园暴力的客观原因
1.暴力文化的不良渗透
目前,风靡网络的大量暴力、色情内容和虚拟世界里血腥的杀戮游戏,使青年学生深受其害。早在1960年第二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上的决议中就已指出了相关影片、出版物、连环画书刊,以及轰动社会的犯罪新闻、低级文艺作品、电影及广播节目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吸烟、酗酒、玩电子游戏等不良行为是唐山市中小学生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
2.家庭环境对孩子不良心理的潜移默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调查显示,家庭情况对学生施暴行为影响有一定的影响:一是家庭收入越高,学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越高。这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长容易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会促成孩子养成自我优越感,甚至骄横跋扈的性格,在学校对他人颐指气使,甚至欺负或恶语中伤他人。二是双亲家庭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低于非双亲家庭的学生。父母长期争吵或离异,使孩子承受着心灵创伤,易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叛逆心理。三是家庭关系和睦的学生施暴行为发生率低于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学生。不和谐家庭的父母往往无法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任自流,父母支持的不足又增加孩子学业下降、行为不端和缺少自尊的概率,这些均是可能引发暴力行为的原因。
3.生命权教育的缺失
暴力的基础是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的尊重是从小积累起来的,这既包括对他人生命权的尊重,更包括对自己生命权的尊重。学校向学生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权利的价值与尊严教育应列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教育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和爱朋友,遵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交往伦理与规则。当前,中小学校也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生命权教育,但从中小学生的恶性校园暴力事件、自杀事件中折射出学校对生命权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存在一定的缺失。
三、校园暴力的特点
1.男生多于女生
调查结果显示,在750名曾遭受过或对他人施加过暴力的中小学生中,男女生施暴行为分别为21.7%和11.8%,男性暴力的比例高于女性。可能是与女生相比,男生天性活跃好动,易冲动,做事往往不计后果,而社会文化对男性暴力行为更为宽容有关。
2.初中生多于高中和小学
初中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多于小学生和高中生,可能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关,这一阶段的学生情绪强烈而不稳定,思想多变而不成熟,行为的冲动性很强,是青少年学生初犯的高峰期,也称为“危险期”。
3.成绩与校园暴力行为呈反比关系,即成绩越差,校园暴力行为越多
这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喜欢捣乱等原因而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之后,自暴自弃,以致于按照家长、老师或同龄人价值概念中“坏学生”的标准进行行为,包括实施校园暴力行为。
4.暴力行为源于“以暴治暴”
校园暴力与学生的暴力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遭受过父母打骂或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学生施暴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暴力经历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心理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在受到暴力侵害时简单地通过暴力反击、“以暴治暴”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5.暴力习惯源于暴力环境
暴露于暴力环境的学生施暴他人的危险性是没有暴力环境的2.790倍[4]。研究结果发现,当周围发生暴力事件较多或经历暴力事件时,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动辄拳脚解决问题的暴力心理习惯,往往采取简单的以暴制暴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或者找朋友来进行报复,形成恶性循环,施暴行为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四、校园暴力的解决途径
1.强化学校对校园暴力防范的教育功能
(1)以人为本,德智并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德育机制和标准化德育评价体系,真正将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发现生活的魅力,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强荣辱感和是非观,防止结交不良伙伴或外出寻求刺激而迈向违法犯罪之路。
(2)提高教师素质,强化责任意识。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避免惩罚甚至体罚学生的行为。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要积极开展朋辈教育,在平等和谐的沟通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及时发现和排解学生心中的苦闷和彷徨,为他们的不良情绪提供发泄的渠道,有助于减轻校园暴力行为。
(3)加强生理知识教育。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的成熟落后于生理的成熟,这种不一致性导致了青少年学生体现出来的一系列矛盾。在这一时期,要加强生理知识教育,让青少年学生意识到,好奇心的增强、性的冲动和向往、情绪的异常变化和一些过激行为的产生都是因为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产生的,是每一个人必经的阶段,以正确的心态经历过这个阶段,每个人都将回归理性,从而在青少年学生的心中建立一个心理缓冲期,让他们以相对克制的心态等待青春期的平稳过渡。
(4)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学习压力大,任务繁重,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要安排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对异常行为、性格、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要改变被动的接受咨询为主动服务,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应定期对师生进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育学习,如加强对《教育法》、《教师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教育学习,提高他们法治意识和法制知识水平,自觉地防范和抵制校园暴力。学校应积极开设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努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懂得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利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的道理。
(6)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针对性教育。如针对贫困学生进行自力自强教育,帮助困难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防止因贫困导致心理扭曲、敏感多疑、出言尖酸,成为暴力行为的实施对象。针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教育他们要珍惜父母的劳动,不过分炫耀和张扬,防止因刺激他人带来伤害。
(7)加强珍视生命教育。西方一些国家十分注意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如饲养小动物等,让他们感知生命之间相互依赖、互为信任的默契,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理念。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刻意地进行过生命珍贵的教育,因此,应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生命权教育,最大限度地预防青春期来临时的冲动和暴力倾向,防止悲剧产生。
(8)“家—校”联系制度要抓出实效。只有加强“家—校”联系制度的实效性建设,才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在这个问题上浙江宁波市组建“护苗队”、开辟“护苗绿色通道”、设立“学生爱心避护点”,实现了学校、家长、交警等多方力量的有效整合,实现了教育与综治、公安、工商等部门的统一协调,切实建立起了“家—校—社区”联动的安全保障机制。
2.改善教育方式,营造安定和谐的家庭氛围
(1)爱和教育同行,父母要做好子女教育第一人。父母对子女既要关心、爱护,又不能溺爱,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讲座,有意识地浏览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网站,和其他家长建立沟通和联系,必要时多向教育、心理、法律专家咨询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2)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成为子女的榜样。家长除了要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还要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身行为,以自己良好的待人处世方法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建议家长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懂得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排解不良情绪,防止在孩子处于校园暴力冲突环节时不知所措,导致孩子由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演变成加害者。
(3)开展朋辈教育,与子女沟通做到与时俱进。信息时代,周围信息以主动和被动的形式进入了孩子的大脑,并凭借着他们有限的知识进行着分析和判断。因此,建议父母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资源和观念,在信息的占有上做到与孩子同步,让孩子觉得他所关心的正是你所关注的,从而愿意与父母交流、倾诉。在这种温馨和谐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人际关系相对协调,情绪相对稳定,孩子出现校园暴力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小。
3.增强责任意识,筑牢社会防范校园暴力的外围防线
(1)要把预防校园暴力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面对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严峻事实,防范校园暴力,已成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在防治校园暴力方面应起主导作用,建立防治校园暴力的专门机构,使政府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功能互补,形成防治校园暴力的合力。学校应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常规管理,用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气氛,舆论导向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家长要注意对孩子思想动态和行为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
(2)切实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当前,我国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状况复杂,安全隐患较多,营业性歌舞厅、游戏室、录像厅、网吧林立,不少学生沉溺其中;校园周边特别是校门前交通状况混乱,交通安全隐患突出;不法分子在校园周边寻衅滋事,将学生作为侵害目标。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增强忧患意识,要加大力度对周边环境进行整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培席,王绵珍,兰亚佳,等.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2).
[2] 赵伟.校园暴力视角下的校园安全体系建设.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21(1).
[3] 池桂波,陈海珍,王声湧,等.中学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7(3).
[4] 尹逊强.校园暴力的现状及预防对策.实用预防医学,2004(5).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