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宽恕教育及其亲社会意义

2013-12-29 00:00:00叶湘虹赵玉香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3期

宽恕是继公正、关爱之后,理论界的又一个研究热点。恩瑞特(Enright)认为宽恕是一个包含了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基本维度的心理活动过程。宽恕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亲社会性,心理学家维斯伯认为亲社会行为就是指具有良好社会影响或效益,有利于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也有国内学者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而作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因此,探讨宽恕教育及其亲社会意义,并由此出发,从亲社会意义的角度来思考宽恕教育的方法,对宽恕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宽恕及宽恕教育

在古代社会,并没有“宽恕”这个专有词语,宽恕在当时被定义为“忠恕”。忠恕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思想里,孔子就提倡“忠”、“恕”。孔子的忠恕思想包含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忠恕思想的消极方面。他认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不能做的事不要做。孔子又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强调在做事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同时,更要为别人做点事情,这是忠恕思想的积极方面。在孔子看来,“忠”、“恕”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和当时人们头脑中的阶级观念是密不可分的,是一定生产力条件下阶级社会的产物

在西方世界中,宽恕最早是从宗教概念引发而来的。“宽恕概念从其最初的宗教源头开始就强调是一种用于和解与消除罪恶的方式”。西方人信笃宗教,认为上帝是精神世界的支柱。西方学者既有从宽恕的性质来定义宽恕的,也有从宽恕的作用或者功能来说明宽恕的涵义的。宽恕研究的集大成者Enright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宽恕是一个包含了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基本维度的过程。所谓情感就是由愤怒、怨恨、不满等消极情感转化为包容、喜悦等积极情感;所谓认知就是对侵害者报复情绪的逐渐减少;行为就是指不再采取报复性的行为,而是趋向友善的行为方式。

关于宽恕教育,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恩瑞特在研究宽恕理论的过程中,将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西方主要心理学理论引入宽恕教育的实践中去,认为宽恕教育的实质就是要促进人们认知水平的发展,使人们由较低的宽恕水平向较高的水平发展。综合国内外关于宽恕的解释及宽恕教育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宽恕就是被伤害者在受到侵害者的伤害后,逐渐从对于伤害者的憎恨、敌意、痛苦等消极情绪向宽容、饶恕、爱等积极情绪转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宽恕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宽恕的有关理论,进行自我情绪的了解和对被侵害者进行爱、同情和理解等情感的灌输,从而使被侵害者在面对伤害时能够做到理解并宽恕伤害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二、宽恕教育的亲社会意义

1.国家层面

(1)有利于减少社会冷漠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谐、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可见,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稳定的国内发展环境,就谈不上经济、政治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更谈不上和谐社会的构建。宽恕教育的开展,就是要教育人们以更加平和、理智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或者他人遇到的不公正甚至是伤害现象,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体谅和考虑他人的感受,增加相互间的宽容和信任,减少冷漠行为的发生,这样,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国家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使宽恕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动现代化建设

在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全面、长足发展之后,如何进一步使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就成为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精神动力从何而来,毫无疑问,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就是精神动力的最主要来源。宽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理应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尝试把宽恕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无论是对于宽恕传统美德的继承,还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就充分说明了精神动力对于物质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推动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积极实施宽恕教育,对于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进程意义重大。

2.社会层面

(1)有利于强化移情,增强亲社会能力

移情,又称“共情”,最早发现移情现象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医生弗洛伊德,他将移情解释为“是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产生的冲动与幻想新的样式或翻版;不过它们有这样的倾向,即将早期的某些对象以医生其人进行替换为特点。换句话说:全部系列的心理经历被唤醒,它不属于过去,而是在现时反映至医生其人的身上。”通俗地讲,移情就是将自己放在对方位置上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过程。研究证明,移情能力越高,就越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以自己的观点为判断出发点,并协调他人观点,就越能引发社会成员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通过宽恕教育,能有效地训练人们的移情能力,引导个体从他人角度来思考问题,评价其行为合理与否,增强共情体验,从而形成较为合理、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激发心中的利他行为感,提高亲社会水平和层次,完善亲社会的环境氛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宽恕教育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使社会成员协调自己观点和他人、社会观点之间的关系,在行动时,更多地向“超我”能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角色采择的正面效应,强化亲社会能力。

(2)有利于继承宽恕美德,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传统文化要求我们要与人为善,学会宽恕别人。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生活不和谐的因素增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疏远,功利主义、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大有泛滥之势,人们面对伤害,更多地是仇恨和报复,缺少了理解和宽恕,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宽恕教育的开展,可以进一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宽恕美德,增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与人为善的意识,更多地以仁慈、宽容的心态看待发生的不公正事情,真正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积极宽恕别人的不解与伤害。试想,如果人人如此,宽恕美德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整个社会就会逐渐形成宽恕之风,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善,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也会水到渠成。

3.个人层面

(1)宽恕他人有利于化解冲突,促进个体人格健康

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好品德,如爱、智慧、阳光等,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它有助于人们解决面临的难题。不仅如此,即使对于非困境中的人们,仍然具有指导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等作用。宽恕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对人性中的“善”的存在的肯定,能够促使消极情绪的正面化,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研究证明,人在情绪较好的状态下,更容易引发内心的仁慈、公正感,也更能自愿地去帮助和宽恕别人,相反,人在失控的情绪状态下,容易引发内心的不公平感,更易导致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滋生。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中矛盾难免发生,相对于采取报复、逃避等应对方式而言,宽恕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应对方式,可以使人从怨恨的消极情绪中走出来,减少报复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开展宽恕教育,有助于社会个体在受到侵害时,从失望、愤恨、埋怨等消极情绪的控制下走出来,促使其向正面情绪转化,对于社会个体从容地面对困境和挫折,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都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也有助于社会个体逐渐提高情绪胜任能力,和他人较多地进行积极情感的交流,逐渐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最终促进健全人格的塑造。

(2)宽恕自己有利于善待自己,培养责任感和自尊心

宽恕包括自我宽恕和宽恕他人,自我宽恕是对自己曾经伤害他人的言语或者行为的原谅,是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过程;宽恕他人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的意识和行为,不仅是面对他人伤害时自我心理调整的过程,也是如何处理不和谐人际关系的外在行为过程。无论是宽恕自己还是宽恕他人,都包含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自我宽恕是对自我内疚感的解脱,个体的敏感神经可以得到释放;宽恕他人不仅是对自我消极情绪的调整,也是对他人的宽容和谅解,这两者都可以使社会个体从更多的方面善待自己。宽恕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来讲,都是一种爱的表现,都是一种爱的能力的表达。宽恕教育就是要通过宽恕理念的灌输,让社会个体深刻认识到宽恕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使他们意识到宽恕自我和他人是给自己一个健康成长的机会,也是给他人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随着这些宽恕理念的灌输,社会个体就能够逐渐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尊感和自信感,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就会彼此关爱,营造共同的亲社会氛围。

三、开展宽恕教育,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

1.利用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宽恕教育,营造良好的亲社会环境

如今,网络、微博等大众传播媒介已经遍布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购物、网上求职等等,无不说明网络的无所不在。一个社会事件可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地方。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微博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作用也是宽恕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建立专门的网络宽恕教育平台。就像政府网是用来使人们了解政府部门的各种信息一样,进行宽恕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网络信息平台,使人们及时了解宽恕教育的有关内容,包括宽恕教育的原理、宽恕教育的过程等等,使社会成员对宽恕教育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增强人们对宽恕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也使社会个体认识到自己如果不采取宽恕行为的严重后果,通过网络的力量,形成一定的道德约束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营造良好的亲社会环境,使社会成员能够在宽恕教育营造的良好氛围下消除不满和怨恨,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和他人。

2.创设冲突情境,训练移情能力,提高宽恕水平,创建和谐人际关系

冲突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存在的,冲突不仅包括善与恶的冲突,也包括善与善之间的冲突,善与恶尚有一个道德评价的标准,而善与善往往很难界定谁是谁非,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之间善与善之间的冲突(即道德两难问题)往往更难以解决。为了更有效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在进行宽恕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创设一些特定情境的冲突,使社会个体设身处地地感受冲突情境中的矛盾,然后再讨论面对这些冲突时的想法和一些应对措施。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被侵害者就能慢慢地学会如何处理一些冲突,因为这些冲突情境是假设的,被侵害者在跳出这个假设情景以后,能够更多地以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冲突,也更能站在冲突双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可以更进一步地训练自己的移情能力,在以后的真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矛盾和问题时,就可以更多地以宽恕的眼光来审视对方,促进宽恕行为的发生,并最终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增强自我宽恕能力,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强化亲社会动机

不少研究证明,开展自我宽恕教育,增强自我宽恕能力,对于社会成员发展人际交往技能,增强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行宽恕理念的灌输,就是为了使社会个体意识到学会宽恕自己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人格的关键步骤之一,自我宽恕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利他行为,正是因为有了人性中宽恕根源的存在,社会个体对自我才有了更多的期望,社会个体也才能更多地宽恕自己,使自己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适应社会。

4.适当树立宽恕教育的亲社会榜样,运用榜样的力量影响他人,引导个体去关注整个社会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宽恕教育也不例外。研究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激励作用、典型作用、行为价值导向作用,这几种作用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的。优秀的榜样能够激励周围的人们的内在的动机,激发他们去践行高尚的行为。因此,在进行宽恕教育时,就要充分发挥优秀榜样的亲社会力量,首先要树立一个或者多个践行宽恕教育亲社会的优秀榜样,使宽恕教育的受教者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只有学习了,才会进一步接纳。其次,用优秀榜样人格中的优秀品质对宽恕教育的受教者进行人格的重塑和再造,逐渐使受教者的人格“仿榜样化”,不断模仿其亲社会的心理和行为。久而久之,优秀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就会无形地影响他人,促使他人在榜样的影响下去关注他人和社会,增强亲社会的心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蕊.大学生对宽恕内涵理解的调查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10).

[2] 李兆良,黄冬梅,高燕,等.论宽恕教育与社会和谐.医学与社会,2009,22(8).

[3] 寇彧,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 寇彧,张庆鹏,付艳.原型理论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2).

[5] 孙兴翠.宽恕理论问题与德育价值探讨.硕士毕业论文,2007.

[6] 钱新斌.和谐社会呼唤亲社会行为.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3).

[7] 袁小帆,伊永生.宽恕研究的教育意义.科教文汇,2009(35).

[8] 胡蕾,张文渊,自我宽恕的相关研究综述.科教文汇,2011(9).

[9] 张红静.学校如何实施宽恕教育: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当代教育科学,2010(10).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