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诗教思想与人的和谐发展

2013-12-29 00:00:00赵会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3期

对孔子的思想研究固然宽泛而深刻,但对于孔子的“《诗》教”思想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拟就孔子的诗教思想及其对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的意义作一探讨。

一、诗教的涵义

“诗教”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1]大体意思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气,反映出其文教思想和实施教化的情况。历来对“温柔敦厚”的解释颇多,最具权威的解释是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能敦厚而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故云深于诗者也。若以诗辞美刺讽喻以教人,是诗教也。以为政以教民,有六经。”孔颖达从教人作诗和以诗教人两个方面来解“温柔敦厚”,但并没有就教人作诗能推动温柔敦厚、教化人民作出阐述。简而述之“温柔敦厚”符合我国古代中和之道的情感态度。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理解的“诗教”有两个主要的品格:一是诗教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面貌;二是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和谐性格。同样,个人的和谐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所谓《诗》的教育,就是养成人的平和性情和温厚品格。换言之,诗教所提倡温柔敦厚,并非愚昧和笨拙,诗教形式不是为读诗而读诗,是要人幻化成高雅的气质和涵养。这才是学习《诗》的精义。

二、孔子诗教的思想

孔子诗教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诗》为诗教的教材、诗教的方法和诗教的原则等方面。

1.《诗》注重德育、智育、美育

孔子是最早有意识地以《诗》为教材的人。《诗经》本名是《诗》。汉代董仲舒把《诗》奉为经典,此后便有了《诗经》这个名字,把它列为“五经”之首。直到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废止读经”,两千多年中,《诗经》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教材,历代研究《诗经》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诗经》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1)重视智育

首先是重视语言学习。孔子深受赋诗言志之风的熏习,始终把学《诗》当成培养语言的重要途径。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2]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把这句话解释为:“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指一种具有权威性的语言能力,即语言的表现手法和精炼语言的本领。孔子用《诗经》作为教材,不仅是语言的学习,更强调运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朝聘会盟,都习惯用赋诗喻意、断章取义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向。当时的外交场合,往往都通过赋《诗》的方式互相交流,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诗经》,赋诗万一“不类”——意思表达错了,往往会闹笑话,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左传》记载郑国的子产陪同郑伯去见楚王,主人让乐工唱“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吉日》),表示自己逐鹿中原的远大志向,顺便通报明天的日程安排。子产回到住处就准备打猎用具,第二天楚王果然就请郑君一块儿打猎。因为《吉日》篇是描写周宣王田猎的。因此,学好《诗》是为政治生活和外交出使发言做好准备的必要工具。

“西周后秦地”,“雅言”是用秦地方音作为标准正音的“普通话”的。周时期《诗》是推行“雅言”的标准读本。据《论语·述而》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2]意思是说:孔子诵读《诗》、《尚书》以及在司掌礼仪的重要场合,都使用“雅言”。孔子的学生来自许多诸侯国,方言各异,孔子在教学时运用当时的规范语言“雅言”,以“雅言”诵读《诗》、《书》,朗朗上口、情深意切,《诗》是孔子教授语言的教材,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对教学的认真态度,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诗》的规范用语的重视。

从言语的角度来看,整部《诗经》所呈现的正是“雅言之美”——辞气的谦逊、态度的娴雅、文辞的通达、用语的典雅,以及所传授道理的纯正,使人感受到情感的真挚与中和。学《诗》可以学习雅言,说大家都能听懂的标准话,从而可以进一步锻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孔子在《论语·泰伯》篇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者之中,《诗》语言优美、含蓄,基本是四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把诵《诗》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初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反映了孔子对教育对象和学习规律的准确把握。以诗为教,可以培养人们温和、优柔、敦厚的性情品格。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在教学生诵《诗》的同时重视有关科学和自然方面的知识传授。

因此,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来教育弟子,把握孩子学习语言的主要时期,和现在的专家所说的语言敏感期不谋而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就是先吸收而后才是应用,孔子提倡的诵《诗》的教学理念,是尊重学生成长和学习规律、促进智育开发的重要体现。

(2)重视德育

在孔子看来,《诗》、礼、乐是弟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诗》是弟子道德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开始阶段。孔子的诗教借助音乐对人的情感启迪和陶冶,使人气质高雅,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这种道德教化形式,是和诗乐的审美结合在一起的。《孝经》里有“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三句是断取《小雅·小旻》末章拿来教人谨慎、恐失孝道的名言。像这样直接用《诗》教人修养自己德行的例子在《学而》、《八佾》、《子罕》等篇都能见到;在《论语》中直接引用《诗》来说明修身养性进行道德教化的有七章。

(3)重视审美教育

《诗》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孔子对《诗》的审美功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他总结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大意是,“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于心”(孔颖达·毛诗正义)。首先是《诗经》引起人们的审美感觉,然后感染人情,激发人的志气、振奋人的精神,从而最终达到美育的效果;然后通过“观”来考察社会和执政的得失,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先秦有“观风俗、知得失”;然后“群居相切相磋”[3](孔安国注),在相互切磋中引发感悟,交流感情,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最后的“怨”是讽喻社会或者是表达不满情绪。因此说“诗教”是双向的,诗教是人心灵的净化器,纯洁的心灵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

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培养德育、智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诗教可以使人在诵读中受到熏陶,使得心灵升华,同样诗教可以使人实现情感的平衡。诗教将诗的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内容熔于一炉,用它来教化人们培养人才,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确实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

今天利用诗教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在提高人文素养、塑造人格和净化灵魂方面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诗教是颐养性情、完善人格、和谐发展的教育。

2.诗教的方法

(1)诗教与乐教结合

《史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还认为,乐应该体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正平和,看来,孔子在诗歌教学中,主张配乐吟诵,而且他还亲自把“诗”谱成乐曲,在教学中“弦歌”而诵,诗的内容通过美妙动听的“雅言”来表现,使学生不但受到思想的启迪,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2)谈话问答法

就是由孔子运用或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采用谈话问答的方式来教育弟子。在《韩诗外传集释》第十六章中,就记述了孔子引证《诗经》的“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诗句,用谈话问答法,教诲子路“取束帛以赠先生”。孔子用这种教学方法,师生以轻松、平等的关系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性情得到了陶冶。

3.诗教的原则

(1)启发原则

孔子教《诗》时,总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和学生们展开平等的讨论。孔子在和子贡讨论人对自己的经济地位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子贡引用《诗经·卫风·淇奥》来阐发孔子的看法,因此,孔子兴奋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2]师生在相互讨论和启发下,解决了问题,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教学相长”的原生态。

(2)因材施教原则

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在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孔子根据学生的特长,以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归类施教,利用《诗经》等教材培养出了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他们都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的诗教思想,无论从把《诗经》作为教材的角度,还是他的诗教方法和原则,都是在强调诗教对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诗教有助于养心怡德,它把汉语的声情、韵律、节奏及乐感的美发挥到了极致,能自然地和着人的生理和心理节律,引起情感的升华,能变化人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三、诗教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影响

诗是最精美最和谐的语言艺术,它节奏抑扬,韵律回环,对偶整齐,最能体现语言的和谐音乐之美。“诗可以兴”,通过诗教,可以鼓舞人的斗志,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发;“诗可以群”,通过诗教,可以独善兼济;“诗可以观”,自古就有采诗观民风的传统,可以使公仆们从诗中了解民情,完善自己的执政形象,促进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诗可以怨”,通过诗教,激起人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有利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认为,用诗教对人们进行美的熏陶是最好的手段,甚至扩大到整个文学艺术,他在《与时代画报记者谈话》中说:“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一首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4]现代演说家李燕杰指出:“教育应该诗化。教育不反对灌输,但灌输必须艺术化。”“教育应成为诗的史,史的诗,成为教育的诗篇。”“应该把德育寓于诗中,把思想教育寓于乐中。”“一次演讲,一次授课,都应形成美的气韵。”[5]

我们要继承诗教传统,与时俱进地坚持中国特色的当代诗教,以诗教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珍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礼记·经解.(清)阮元校.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四书集注.论语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7.

[3] 何晏.论语注疏.四部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

[4] 北京大学文艺美学丛书编委会.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 李燕杰.铸魂·艺术·魅力.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