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复习策略 提高复习效率

2013-12-29 00:00:00李琴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10期

纵观很多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经常是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学得索然无味。的确,复习课对学生来说,它不像新授课那样“新鲜”,听起来既乏味又枯燥;对教师来说,它不像新授课那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这就造成教师无法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更好、更快地巩固知识。那么,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让复习课也上出精彩,提高复习的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测量的整理与复习”这节复习课谈谈优化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些思考。

一、激发兴趣,再现知识

由于复习课的内容都是学生已学过或练习过的,如果我们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冷饭重炒”,学生是提不起兴趣的。新课程提倡“数学知识生活化”,因此,我们应将的生活化、情景化,这样有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例如,在“测量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教学中,课始,教师就出示“小淘气”的数学日记:“星期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很快地用14毫米长的牙刷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大约150吨的早饭,乘着载重4千克的汽车来到离我家8米远的外婆家,见到了体重40克的高个子表哥。近视的他,正戴着厚3分米的镜片,拿着2厘米长的铅笔正在做作业呢!”学生看后个个捧腹大笑。通过情境设置,让我们摒弃了孤立、呆板、封闭的复习形式,在情境的素材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的复习效率。

二、自主构建,突出重点

复习课内容一般都比较多,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目标,针对大纲的要求、教材的重难点、考试要求、学生的薄弱环节及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例如,在“测量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教学中,复习目标非常明确:一是梳理知识,即熟练掌握各种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归纳形成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二是深化运用,即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从“小淘气”的数学日记上提出他们的修改意见,从中提取出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对所有的长度和重量单位进行分类并有序地整理,从而复习了单位之间的进率及转换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出,复习课中不是只重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复习与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的意识和能力。这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复习效率。

三、夯实双基,兼顾差异

有些教师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实,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能力发展也就缺了根基。在复习课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习题的难、深、偏,学生就会因此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进行所谓的“钻研”,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结果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善待并发展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鼓励其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复习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教师要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尽可能地把复习过程与结果的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学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测量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教学中,出示以下填空题让学生练习。

四、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说明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应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开展复习教学,不仅能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述易错题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查漏补缺,还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与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五、深化提高,促进发展

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更在于其能否运用数学的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复习课不仅仅是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包括适当的拓宽和延伸。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测量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教学中,练习的深化环节有以下三道题目。

1.一座石桥的最大承载量为20吨,一辆大货车装了4台拖拉机,每台拖拉机重5吨,这辆货车能安全通过桥吗?为什么?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路程要走308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3.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如下的建筑材料,要使运输的次数最少,应该怎样运?请你设计一个运输方案。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这三道综合练习的设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发展性等特点,既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提高,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了课堂的复习效率。

总之,复习课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从“教课本”走向“用课本教”,优化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使复习课能穿着“旧鞋”走“新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