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图书成为可分享的“奢侈品”

2013-12-29 00:00:00梁萍
出版参考 2013年3期

定价在数十元的纸质图书和定价仅为几元钱的电子版图书让你选,你会怎么选,到底会为谁掏钱?数字阅读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呈现出浮沉、高低、旺衰的两种态势。一边是国际市场上热热闹闹的供销两旺,一边是国内业界人士还在为打击盗版而苦苦挣扎。这不能不说是战略选择和战地管理失误造就的悲哀。我们认为,在我国目前数字阅读市场诸侯林立、混战不休的态势下,应当重视纸质图书的阅读意义,树立纸质图书的载体形象,使其成为可被读者分享的“奢侈品”。

以行业老大亚马逊为例,2011年电子图书的销售量突破性地超过了纸质图书,不能不说明数字阅读产业具备的强大竞争力。立足于一片硝烟之中的国内阅读市场,即使有大量的用户这一优势条件存在,也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如何实现用户付费,使其兑换成企业收入的问题。不能不说,国内数字阅读这场业界饭局绝不是一石能击起万千浪的嘉年华盛宴。投入的学费价格不但令人啧舌,还容易不自觉地踏人一错再错、不容回头、万劫不复的境地。对大公司来讲,搭进去的钱能不能听到声音倒还是其次,关键是丢了人心、失了斗志,这可是最得不偿失的。

相比新兴的文化产业,抛开纸质图书具体的内容单就形式来讲,它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地位。不管是从早期记载文字的龟甲兽骨、钟鼎彝器、皮革竹简,还是后来一直沿用至今千余年、品质不断创新的纸质载体,它的文化功能都不是生命力仅有至多十年的数字阅读载体所能替代的。特别是纸质图书所承载的象征意义更是不容小觑,单单它的存在形式就可以代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读者的精神财富。试问哪一个有历史沉淀、文化积累的国家没有图书馆,甚至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善本图卷还会被当作艺术品珍藏在博物馆里。它们在满足公众参观、使用时才会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被制作成能够数字观赏和阅读的新载体。从一般阅读本身来讲,就我们目前很多人持有纸质阅读即将消失、会被新兴的数字阅读所取代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正确认知到纸质阅读不可替代的阅读体验。书页的沙沙声是不可替代的阅读体验,听觉和触觉受到的刺激都会为下次翻动提供直接的动力,潜意识地推动阅读行为的持续性发展。从行为控制上讲,能让读者从手指缝中敛声屏气地消费稍纵即逝的时间,纸质图书还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奢侈品”。毕竟我们大部分人对能真正发挥触觉、听觉、视觉等多方面功能的事物才会有横纵方面的综合性认识。

一定会有人说,利用便利的阅读工具也可以掌上观万物呀!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否仅仅是新的产品功能就让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欣喜若狂了呢?因为众多登陆电子阅读平台和使用电子阅读器的用户还不能称作是一个真正的读者,他们没有为内容而埋单,只肯为能够触点到的新体验而支付一点小小的费用罢了。否则,当当、京东、亚马逊这三家曾被寄予厚望的电子商家也不会陷入入不敷出、不能打通下游产业链的境地,上面说的那些也只能算作点点星火,至于会在多远的未来呈现燎原的态势还是一个不能估测的未知数而已。正如台北书展基金会董事长王荣文先生在第二十届台北书展开幕式上表示的,目前台湾出版物面临三大挑战,其二就是“数字出版方兴未艾,但各项收费机制尚未健全,电子书虽是趋势,投入的开发成本却无法预估回收”。

王荣文先生提到台湾出版业面临的三大挑战之首是,“纸本书需求不再增加,编辑选书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一般都是由出版社先生产出纸质图书,力争在短时期内赚到第一笔可以收回全部成本的收入,再在已选定的移动终端上出售电子书或者直接卖出电子书的版权,赚得第二笔收入。由此也可以看到图书编辑在选题策划、内容提炼、营销推广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本(部)纸质图书经过市场调研,建立适应目标读者的选题构思,让装帧既符合读者的审美要求又与主题紧密衔接,且具备能激发读者购买欲的营销策略,无不是新时期编辑工作被赋予的新内涵。因此,以海水煮盐来比喻繁复的编辑过程和成果也毫不夸张。千呼万唤的纸质图书一经出炉,它本身的价值就比即便加入新元素、拥有新阅读形式的电子版图书的纯度要高得多,自然也就存在价格相差悬殊的局面了。排除体现价值的载体因素,单从价格和价值的波动关系上看,纸质图书也是一种不容反驳的“奢侈品”。

从长远看,纸质图书的存在价值一定会被市场和读者认可的。传统书店具备场所阅读氛围,这种能相互感染的可传递性只有切身踏足至书店之中,才能分享到纸质图书存在的巨大气场,读者的阅读心理才会真正得到满足。这种运营模式是电子图书市场和电子图书阅读都无法提供的优势,也可以算是一种归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