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术思想类图书出版观察

2013-12-29 00:00:00刘苏里
出版参考 2013年3期

我从2012年万圣销售的将近6万种书中,从排名前150名中挑选出来一份书单。这个挑选不是随意的,我大体遵循的是销量和读者投票。大家也知道,万圣的读者非同一般,他们在学术图书的生产、购买、消费、阅读、推荐,乃至于传播上是最顶尖的一批人。

书目如下: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城》,上海译文出版社;

《弯曲的脊梁》,上海三联书店;

《乡关何处》,中信出版社;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沉疴遍地》,新星出版社;

《谈往阅今》,九州出版社;

《1985》,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国霸业的兴废》,上海文化出版社;

《威权治理的转型》,新星出版社;

《论中国》,中信出版社;

《倒转红轮》,北京大学出版社;

《政治秩序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国的浩劫》,商务印书馆;

《何谓中日战争》,商务印书馆;

《公天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这个世界:阿伦特传》,江苏人民出版社;

《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

《货币的教训》,北京大学出版杜;

《民主是可能的吗?》,北京大学出版社;

《思想自由史》,商务印书馆;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浙江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讲稿》,商务印书馆;

《通往民主之路——民主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审查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正义的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城市中国的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可操作的民主》,浙江大学出版社;

《人心之争——美苏与冷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1787年<宪法>讲疏》,华夏出版社;

《大革命与现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

《清日战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以上32种书很有意思,我总结了几个特点。

第一、马太效应

我在这个行里卖了整20年书。在2006年以前,学术出版类图书相对分散,我们经常会看到比如兰州大学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乃至一些小社每年在学术图书出版上做出的努力。但最近五六年的时间,出版版图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学术思想类图书越来越集中在一些大社。

刚才的书单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出版社。在万圣,2012年图书销售最好的32种图书,被北京和江浙(江苏、上海、浙江)这几个地方全部包揽。这件事我已经注意几年了,为此深感忧虑,因为我们这种出版趋势和国外图书出版机构的地理分布呈现完全相反的走势。这里我想不到别的原因,但至少有一条原因我是知道的,就是我们的出版限制还是比较多。这或许有商业动机的原因,也可能有的出版社自暴自弃,不愿意再对学术图书出版出力,但是我相信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术出版的原因。

第二、“国”“民”两分天下的局面显现

现在,国有的出版机构和民营书业两分天下。在销售数据中也已经反映出来了。在经历了2007年前后那一场转折以后,民营书业的学术图书几乎降到了最低点。这几年,随着某些政策的宽松放开,大家看得到民营书业在学术图书领域做出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同小可的成就。这反过来印证了我刚才说的第一个特点,这种地理分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你稍微放开一点口子,你看它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这32种图书中,国有出版机构占了22种,民营占了10种。在整个学术图书出版领域的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经验等方面,民营都处在劣势,而这种劣势还不是一点点,是非常大的劣势。但是,在我们现在可以摸得到的版图中,他们的比例是22:10。最重要的一点,在这32种图书的前10种中,有6种是民营图书公司策划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歪曲的脊梁》《乡关何处》(《沉疴遍地》《谈往阅今》《大国霸业的兴衰》。大家注意下,前lO种书中大家要打一个问号,我为什么要把《江城》《乡关何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些图书列为思想类图书呢?在我看来,在我们这个时代,它们就是思想类图书,不是简单的随笔:野夫的《乡关何处》绝不是文学性的随笔;《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不是一般性的随笔,而是思想性作品,至少是思想普及型作品。

第三,出版是社会心理脉动的晴雨表

我有一个优势条件,那就是每天看着销售情况,并且隔一段时间都要总结一次销售量,一年下来我必然要总结一次。这个观察是有据可查、有物为证的,而不是我自说自话,也不是我有什么样的眼力。这是因为在万圣购书的那一大批人通过我们这个小窗口,读到和观察到了这个社会心理脉动跳跃的频次和状态。

1.“中国”作为一个符号成为第一大主题,并且占到了绝对的比例。我们上述的32种书如果稍微放宽一点,这个比例是3l:1,其中31种书实际上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和“中国”这个主题相关的,如果我们严格的区分也是20:12。换句话说,在出版领域中,出版学术思想类图书的从业者,其实摸到了或者说天然地感知到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脉动,出版了广受欢迎的此类图书,有纯粹学术性的,也有思想普及类的。在我们这个国家有一群人,他们工作了很多年,默默无闻,但是恰好是这批人在默默地,刻苦耐劳地推动着这个社会的进步,这批人就包括我们在座的出版人。从1978年到2012年,整个社会的变动,如果我们将整个图书出版作为一种符号的话,你会看到无论是一场事件,一个运动,整个社会的心理跃动是在它之前还是在它之后,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批批相应的图书。出版同行在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文明往前推进的时候,做出的贡献有多么大!

2.思想类作品突出,这个我不列举了,32种书中相当一部分是思想类图书。

3.普及类图书突出,或者我们讲思想普及类图书突出,包括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江城》等都属于这类书。

4.警示类图书非常突出。包括《倒转红轮》。《德国的浩劫》虽然是一本再版书,但是我都没有想到会卖得这么好。还有2012年卖得很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推荐,而是在2012年一年都在酝酿这本书的阅读和评论,相应来讲,像商务印书馆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系列书,很有意思,上市没有多长时间,竟然能够冲到前150名,实在不可思议。在我看来这都是警示性的作品。这里不光是出版者的触觉和嗅觉灵敏,其实读者的触觉和嗅觉更灵敏。在这个过程中出版者领悟到了读者的触觉和嗅觉。

5.历史类图书非常突出。这里不多讲了,在最近六七年里,这是一个持续的主题。人们越来越多地知道,如果我们想搞懂今天,想追求明天,就必须要把昨天的事情搞清楚。

6.“外国人关注中国”的图书开始多起来了,而且是重量级。此前,我们知道奈斯比特的书、马丁·雅克的书,我们知道一系列的人的书。我指的是关注中国的而不是指那些汉学家的书,指的是重量级的外国的研究者和政要。比如2012年看到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大家仔细想下。它实际上是写美国人如何看中国的,里面大篇幅以中国为例;反过来讲,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也是此类作品。还有两本书。一本书是刚刚上市的经济学家布雷默《零国集团时代——谁是世界格局中的赢家和输家》专门写中国,他曾经任过哈佛大学校长;还有一本是非常重要的《邓小平时代》,我在美国看到过英文版,没有想到这么快被引进到中国来。大家注意一下,国外重要的学者、政要关注中国,专题写中国。反过来,又回到我刚才说的第一个话题,“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人在关心的话题,现在已经是全世界人在关心的话题。

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纯粹的中国问题,中国问题是世界问题。在中国人眼里恐怕也已经没有简单的外部世界了,外部世界其实就是和我们自己紧密相关的那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