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出版图书的数量和品种而言,我国已经成为头号的出版大国。但如果按照人均消费和学术话语的国际渗透力等几个关键指标来衡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与出版强国还相距甚远。作为当代的出版人,有条件、有责任也应该有能力,正视当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中存在的种种乱象,再创学术出版的新辉煌,这是时代赋予今天所有关心和从事学术出版者的使命所在。
一、我国学术出版的现状
1.规模巨大。2012年全国出版图书总量接近40万种,其中90%以上的出版机构都涉及学术出版,年出版学术图书的种类用宽口径统计有4万种,约占新书总品种数的1/4,而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有22000种左右,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类图书有19000种左右。
2.学术出版工程放量剧增。往年出版界做各种年度总结的时候,往往只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华美术全集》《汉语大辞典》这一类的图书,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投入的明显增加,大型学术出版工程不断涌现,三天两头就有巨著问世,背后的原因和背景就是国家的投入。
3.学术译著出版长蛊不衷。外文图书无论是面向大众还是小众学术的,只要是好书,由于现在技术的进步,都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可以同步看到中译本。
4.学术互动、出版合作日趋密切。近年来,两岸四地以及全球华人学者的互动和出版合作已经非常密切了,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话语体系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但我国学术出版也存在一些问题。
1.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据有关统计,近年来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将近7000多亿元,占全球第二。但成果的产出率排在全球第十名左右,我觉得达到达不到第十名还有待确认,这取决于你用什么指标衡量。学术图书能被国外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不到年出版总量的1/4,我刚才说的4万种学术图书,充其量只有1万种能被国外大学的图书馆收藏。美国国立图书馆一年收藏中文图书含华语地区繁体字版大约有5500种,这些年这个数字都没有变,能被译成世界主要语种进入国际学术交流体系的更是不过千种。
2.数量与质量的发展严重不平衡。大陆地区学术出版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成比例:数量巨大,但质量偏低或者说很低;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大量存在泛化、低水平重复甚至抄袭和剽窃现象。这些当然和生产者有关,但是学术出版人是最后的看门人,要承担起责任。
3.专业化水平很低。有相当多的学术出版单位对学术图书出版没有门槛,没有学术操守,只要给钱就可以出,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出版领域,能够实行专业编辑制度的出版机构为数甚少,能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的更是凤毛麟角。我现在知道的就是三联书店的那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严格实行匿名专家审稿制度。但是,现在不要说专家匿名审稿,就说专业编辑审稿,有多少出版机构能够严格做到?能够做到不允许跨界编稿呢?在社会转型期,大家都浮躁,而且觉得什么事都能搞定,什么人都可以做学术书,进而变成了对学术没有敬畏之心,没有专业操守。
4.学术出版规范严重缺失。这里包括参考文献,包括文献丛书,包括所有关于实证研究中问卷调查的数据和方法引用的规律都有问题,这一类图书中有的连基本描述都没有。
5.学术评价紊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存在学术评价体系混乱、畸形、重量化指标,缺规范有序的同行评价。而出版业至今没有公认的学术出版的评价体系,致使学术出版物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低水平的雷同图书大量地充斥着卖场和图书馆的书架。你可以想象,我国每年出版40万种新书,任何一个卖场都摆不下这么多书。最后的结果到底是哪些书可以上图书馆的书架,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供衡量的标准。在学术评价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在南京大学的实验室里,只是一个流量统计,这个流量统计里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商榷的。南京大学这一两年也在做一个图书引用率的统计,但统计的标准很成问题,甚至违背常识,比如没有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设置,其结果是只要偶尔出版一本引用率很高的书,就可在该学科出版领域排行第一。这样的引用率排名还被媒体炒作得天花乱坠,到处拿着说事。所以,这一类的问题,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二、虽然当下我国的学术出版存在问题,但机遇更大
1.当下,国家和社会以及企业对创新性知识的巨大需求促使中国学术出版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期。最新的知识、创新型的知识,不管你是通过学术图书、学术期刊,还是网络,这类学术知识的需求都必须给予满足。
2.国家宏观学术环境趋暖,学术投入大增和研究手段的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学术生产能力。党的十八大以及最近出现的一些情况,不是一个政府层面的事情,是标志着整个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对话互动已经开始。所以,整个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公民社会也在成长,人们对这一类知识的需求及对学术的判断能力会促进学术出版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技术往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过去在人文领域中,你研究一个题目,可能是十年磨一剑——当然十年磨一剑与阅读的落后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整天在图书馆里抄卡片、查资料,但是在今天有巨大的数据库做支撑,你研究所花的时间有可能从数年缩短为数天、数小时。这样,学术生产的能力必然大量增加。
3.学术出版作为专业出版的主体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种自觉。体制内的出版机构与民营出版机构的融合、整合使学术出版的微观主体激发出新的活力。去年刘苏里先生说,民营学术出版因多种环境在退却,我觉得还不是这样,现在已经开始融合和整合到一个体系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微观机构也会有所作为,一些有理念的出版机构,像今年我们和人民、商务、三联、中华书局发出关于加强学术出版规范的倡议,50多家出版机构响应,现已渐成气候。我国新闻出版行业里开始推进学术出版的规范体系建设,我们现在正在参与制订中国学术出版标准。可以说,政府的出版主管部门抓住了解决当下学术出版乱象的一个命门。
三、关于学术出版的建议
1.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弘扬人文理性、尊重社会科学的专业精神。学术是有边界的,每个出版人要对学术怀有一种敬畏之心,要提倡一种专业精神。
2.努力构建并实施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出版规范。这两项工作在学术界及业内已经逐渐形成共识,我们要着力向前推进。
3.深入研究人类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传承的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标准和知识分类体系。出版业中,最大的问题是知识分类的标准比较混乱,或者我们本身就没有标准,把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的图书馆分类标准搬到出版业中,引起巨大的分类管理的混乱,而当下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没法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形成共识,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分类体系。
4.要有专业精神,就是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的专业门槛。我们要多培养和吸纳大批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深厚学术造诣同时又懂得学术出版的复合型人才。为什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学术出版能达到与世界同步、亚洲第一,那就是因为有一大批大学问家在领导、经营着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
(作者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