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花露水有毒?

2013-12-29 00:00:00钟伟
方圆 2013年12期

驱蚊花露水里的避蚊胺确实是一种农药,但其作为驱蚊产品主要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保证的。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按说明书正确使用,不会有健康隐患

又到夏日,“蚊子大军”来袭,涂抹花露水成为很多人驱蚊的习惯。然而,近日有媒体曝光称,多个品牌的驱蚊花露水标识上标记的是农药正式登记证号,还标明“微毒”字样来做提醒。

一时间,网友纷纷转发这个消息,家有幼儿的父母更是恐慌:这含农药的驱蚊液能给宝宝用吗?安全吗?

有“农药登记号”的驱蚊花露水

在商场的驱蚊花露水柜台前,我们可以发现,包括六神、百雀羚等知名品牌的驱蚊花露水在内,瓶身都标有农药正式登记证号,这些花露水的成分中明确标明使用的驱蚊成分是驱蚊酯(BAAPE)或避蚊胺(DEET),有些品牌更是标明了自家产品避蚊胺含量大约在5%左右,并用红色字体标注“微毒”字样。在使用说明上特别提醒,“有严重皮肤炎症以及皮肤破损者禁用”。同时,瓶身也有相关的中毒急救常识,提醒一旦误食,大量饮水并及时携标签就医。

避蚊胺作为最经典常用的驱蚊产品,是1946年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研制的,1957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登记注册开始民用。可以看出,从研发出来的那一刻起就是农药。在美国,驱蚊液归环保局监管,因此要先在环保局登记。在中国驱蚊液归农业部监管,因此会有农药批准文号。

但避蚊胺用于驱蚊已经有将近60年的历史,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驱蚊成分,至今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是其他产品的“参考标准”。

一般情况下,10%-30%浓度的避蚊胺直接涂抹皮肤,无论在儿童还是成人身上都是非常安全的。科学家曾以为驱蚊胺能麻痹蚊子的嗅觉系统,使其无法分辨人体散发的蘑菇醇。但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08年的一项研究,蚊子只是不喜欢驱蚊胺而已。

不过近年来,随着避蚊胺对机体精神、神经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被逐步发现,各国对其在商品中的浓度给与了越来越多的限制。美国儿科协会(AAP)建议2个月以下婴儿避免使用此类产品。

不含避蚊胺,含什么?

因为避蚊胺引起消费者的恐慌,有些花露水产品直接标明“不含避蚊胺”。那不含避蚊胺的花露水,含什么呢?

在美国,适合喷涂在裸露皮肤上的驱蚊液成分除了避蚊胺,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驱蚊液成分还包含羟基乙哌啶羧酸异丁酯(PICARIDIN)、柠檬桉叶油(Oil of Lemon Eucalyptus)、伊默宁(IR3535,也就是驱蚊酯)以及用于衣物上的杀虫剂氯菊酯(Permethrin)等。中国市场上的驱蚊产品也多以这些成分作为驱蚊主要成分。

通常来说,中国市场上驱蚊花露水中2种驱蚊主要成分是避蚊胺和驱蚊酯,如果不含避蚊胺的话,很可能是含驱蚊酯。驱蚊酯的使用历史则较短。不过,驱蚊酯相对避蚊胺的驱蚊效果更长,对机体影响小,因而目前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驱蚊酯安全性的评估总结,驱蚊酯对人体皮肤无明显刺激或毒性,其动物实验中最小的半数致死量为14毫升/公斤体重,远高于花露水中的使用量。

尽管驱蚊酯的毒性较避蚊胺低,美国环保局认为,它在摄入、皮肤使用和吸入时都没有明显的毒性,仅接触眼睛时可能产生刺激,而且它对环境也没有明显的危害,但它同样是一种农药。

涉及“农药门”的上海家化近日发表声明称,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五款的定义,只要宣称是“驱蚊”“灭蚊”的产品就纳入该条例管理的范围,产品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证号并在包装上标注才能上市。

《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产品在包装上要标注毒性,而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和微毒(没有无毒级),哪怕是事实无毒级也须标注微毒。

上海家化强调说,蚊虫驱避剂的作用原理与杀虫剂不同。驱蚊不是杀蚊,只是通过特殊气味使得蚊子神经麻痹,蚊子并不会死,蚊子都不会死,跟皮肤接触的、在花露水里只是微量的驱虫剂更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并称六神驱蚊花露水选用的是国际上至今最安全的驱蚊原料——驱蚊酯,且在产品中含量为4.5%,在儿童驱蚊产品中仅为2.8%。至今已销售2亿余瓶,无一例不良反应投诉。

安全性有赖于正确使用

其实,购买驱蚊类产品建议去正规商场、药店或药房购买正规厂家生产产品,产品包装上应含有下列重要信息: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有效成分、如何正确使用、使用时的禁忌症等。最好还能有厂家免费咨询电话,以便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咨询。不建议网淘驱蚊类产品,网淘的产品很难保证质量。

驱蚊花露水的安全性还有赖于正确的使用方法。涂抹驱蚊液时,应只用于暴露在外的皮肤,或者衣物蚊帐上(仅限氯菊酯),不可接触伤口,不可接触眼和嘴,在耳部也要少用;不要让幼儿自己涂抹,应喷在大人手上后再涂抹到宝宝身上,但不要涂在儿童手部,防止经手入口;从室外返回室内后应立即用含皂的清洗剂清洗掉身上的衣物上的驱蚊液;如果皮肤过敏则应立即停止使用。

很多人一听到网络传言说驱蚊花露水中含有农药,立刻决定去海淘国外产品。其中,最出名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紫草膏”了。一些卖家甚至把它夸成了能入口的万能灵药。

实际上,紫草膏在美国是被归为户外用品一类的,相当于中国的清凉油。它主要是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COMFREY),曾经被作为口服补充剂被广泛使用,但后来FDA发现它有肝毒性,因此取消了口服剂,只有外用的药膏还能销售。法国甚至连外用剂型(药膏)都禁止销售了。外涂要避开有破损的皮肤以避免肝毒性。因此,没有相关语言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话,海淘,可能淘来的是另一种伤害。

此外,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再加上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例如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成分列表里含有苯佐卡因。事实上,这个成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发出警告:不要给2岁以下幼儿使用含苯佐卡因成分的药膏缓解出牙不适。但家长很可能因语言问题不知道药膏含苯佐卡因,或者不能及时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