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法治课,学什么

2013-12-29 00:00:00王丽丽
方圆 2013年12期

无论是浦东干部学院强调执政能力、战略思维的培养,还是延安、井冈山两院侧重于作风建设、党性等政治领域的培训,他们的课程从始至终贯穿着法治内容

为了让“最后的钉子户”签下拆迁协议,某地政府“破例”为他开出了超过“第一户搬迁群众”10倍的价码。13万元与180万元的巨大悬殊带来了什么结果?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课堂上,刘哲昕教授抛出的问题,引起厅局级领导干部学员的深思。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复杂多发的社会矛盾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深刻挑战。着眼于执政能力培养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侧重于作风建设培训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在10年前的2003年6月同步设立。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三大干部学院共培训了包括厅局级领导干部在内的学员17万人次。

但无论是哪个干部学院,他们的课程从始至终贯穿着法治内容。

给领导干部思考的方式

无论10年前,还是现在,到浦东干部学院培训的厅局长们,几乎都要上一门叫做《领导干部的法律思维》的课程。它是一门地地道道也别出心裁的法律课。

在一次对某市某区同一地块的拆迁补偿中,第一户搬迁的群众获得了13万元的补偿款,而最后一户搬迁的“钉子户”在面积相当的情况下,竟获得了180万元的补偿款。“拆迁博弈”是浦东干部学院主讲人、法律与人文综合教研部主任刘哲昕教授在这门课上常讲的话题。

当政府区别对待,当13万元与180万元的巨大悬殊让人们普遍感到了不公平时,结果会怎样?刘哲昕抛出了问题。

听课的领导干部悟出来了:正是缺乏公正性、透明性和确定性的补偿标准,诱发了拆迁户与政府之间的反复博弈,政府推进拆迁变得更难,进而政府的公信力与整个社会对于公平公正的渴求与信仰都遭受沉重打击。

在社会矛盾处理中,引入法律思维,让经过了充分博弈、成为社会矛盾最优解决方案而固定下来的法律制度发挥作用,及早建立稳定、公平并得以严格执行的规则,社会博弈成本就会降到最低。法律的确定性价值,让它成为社会治理中最优质、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

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思维发现和解决矛盾的能力,是刘哲昕在2004年开发设计《领导干部的法律思维》的初衷。

它不从具体的部门法出发,也不从法学基础理论讲起,而是直接立足于社会管理中维护稳定、解决矛盾的实际需要,给出运用法律思维观察和思考得出的解决方案。

刘哲昕尤其要纠正的是,有些领导干部在面对因为人治产生的社会问题时,依然习惯性地沿袭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譬如为了解决拆迁难,而不断给钉子户加价码的思路,就是要彻底纠正的思路。

“你不能用产生问题的同一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刘哲昕引用的这句爱因斯坦经典名言被许多学员记录下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官员,如果屡遭失败,那么一定要懂得反思和改变自己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依赖。从这堂课开始,很多领导干部开始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

这门课受到了厅局长们的极大欢迎。在浦东干部学院的历史上,它是开出的第一门课,也是学员评分最高的一门课。它的设计者、70后的刘哲昕出身法科,读至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在福建做过中级法院法官,在上海做过金融机构高级法律顾问,也在上海政府部门挂过职,是一位有职业梦想的教师。

给领导干部操作的方法

在上海市闵行区完成的现场教学中,领导干部亲眼所见目睹了运用法治思维有序开展社会管理的大规模实践。这是由一位曾任法学教授的区委书记主导设计的全新社会管理模式。

闵行区委书记孙潮,从政之前是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教授。他出任闵行区委书记后,统筹设立了一个大联动中心。市民拨通“962000”,一个电话打到中心后,中心电脑平台自动分配,将市民反映的情况转到对应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电脑上。这意味着,这一个电话,连通了闵行区建交委、绿化市容局、水务局、环保局、食药监局等全区68个职能部门的210部对外服务热线。按照区里规定,他们要在规定的7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情况。这样的大联动理念,盘活了整个区的行政资源,老百姓找政府办事变得简单。

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闵行区改革前同样面临执法力量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事实上,区里有大量的执法力量编制,但政府各个条线都喊自己的人员少,监督触角难延伸。于是,闵行区整合所有的末端执法力量,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将城市管理职能部门、执法部门人员,以及社保、交通、综治、市容、环保、房屋等协管人员1.84万余人,整合成两类网格。在街面网格层次,以交巡警为主,一个平方公里内有70多名执法人员,不断巡逻;在小区网格,以居委会干部为核心,不断巡逻,这样一来,非法行医、群租房屋等一批城市管理中的屡禁不绝的问题纳入了日常监督的视野。

学员在闵行边看边听,这种现场教学方式,是中组部对三大干部学院教学规划当中的重点方式。它让改革开放的现场转变为课堂,将改革创新的素材变成教材。

通过现场教学,增加了学习的经验性,让学员直接受启发。通过闵行之行,领导干部在亲眼所见当中,领悟出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手段,法律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思维方法,法律的魅力体现在对社会生活内容高效、有序以及可持续的组织安排之中。

半天现场时间结束后,当天下午,法学专家、闵行区委书记孙潮开讲《法治政府与社会治理》一课。此时,实践者转变为老师,讲述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理念是如何逐渐清晰的,如何在不改变现有行政管理组织体制的前提下,整合统管社会协管力量、集中采集共享管理信息、协调联动行政执法,以优化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机制。

这一门课程是教学管理者刘哲昕所认为的,理论、实践、思维三位一体教学的课程模范。

提升“政治操守”

与浦东干部学院的教学内容不同,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延安干部学院,更强调营造历史氛围,让领导干部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艰难曲折中、从创建伊始即严格执法的行动中以及严格执法所带来的治国治党收效中,自觉修身自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26号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规定了定罪量刑标准,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反贪法规。在井冈山干部学院的课堂上,教学科研部办公室主任肖居孝教授告诉学员,这标志着党开始依靠法制反对贪污浪费。

陕甘宁边区基本延续了中央苏区时期的立法格局,《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1938年颁布,规范干部行为,力反贪污腐败。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赵耀宏教授告诉领导干部。

立法从严,执法亦然。即便是劳苦功高、身上有80多处伤疤的老红军肖玉壁,即便是毛泽东把自己的牛奶特供证让给了他,发现他贪污3050元大洋,毛泽东的指示也是斩钉截铁的:按照法律规定办,坚决惩治,不许迁就。

肖居孝教授收集全了所有的《红色中华》,发现它定期推出“检举运动专号”,专登群众举报、读者来信。即便是某位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弟媳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也敢于公开点名批评。

》》记者手记

刘哲昕:法学圈非著名教授

70后的刘哲昕,是在上海工作的法学教授。你是法学圈熟人,甚至就是上海的法学院毕业生,你还真不一定知道他。他在另外一个圈子里比较有名,他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教授,教的学员以厅局级领导干部为主。

记者采访他的那天,他上午写书,中午11点到下午1点钟外出,接待某直辖市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这位部长专程飞到上海,邀请刘哲昕担任该区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特聘专家,完成一堂演讲。

听完刘哲昕的代表课《领导干部的法律思维》,结束短暂的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后,有些厅局级领导干部学员会把刘哲昕请到自己所在的单位。

香港人也请他。他们是在2008年认识他的。2008年6月,刘哲昕举办了浦东干部学院第一期香港纪律部队国情培训班。他扎扎实实地带着香港同胞到复旦大学,到上海市律师协会,把曾是法学教授的闵行区委书记孙潮请到课堂上,让香港学员感受来自体制内的向上努力的力量。课程结束后,香港人邀请刘哲昕赴港讲座。

2008年10月,刘哲昕赴港后,看到贴出来的布告,发现香港人给这堂课起了一个名字《中西文明融合与中国法治方向》。香港就是一个中西文明融合的地方,他们心仪的课名,也正是刘哲昕心仪的。从这以后,在《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这门极成功的母课基础上,《中西文明融合与中国法治方向》被细分出来,锁定民主与法治这一宏观内容。

《中西文明融合与中国法治方向》是刘哲昕自认为的“一生中比较精彩的一门课”。认识到“讲课是综合性表演艺术”的他,凭借精湛的“表演艺术”甚至折服了香港的大律师。

这批律师刚来大陆的时候,对刘哲昕的态度有点“犹豫”。带队的香港律师协会会长,也是这个律师班的班长在吃早饭的时候,有点不客气地问刘哲昕,“你有多大?”

可当这个班级结课的时候,还是这位班长,他掏钱给同学每人买了一本刘哲昕的《文明与法治——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路》。他涨红着脸问刘哲昕能不能翻译,说要向西方的朋友介绍他的思想。班长不是嘴巴甜甜地哄人开心,他真的去翻译了。一个词一个词的,怎么翻得准确,他都跟刘哲昕商量。刘哲昕感到意外,对方是大律师,每一分钟都能兑换成厚厚一沓子钞票,但他自愿花时间折腾这本书的译文。

刘哲昕说,如果你真有理想,那么自己先干起来。你自己就是一面旗帜。

在和香港律师班一起共度的7天多时间里,刘哲昕陪着他们走街串巷,到农村到城市,为他们邀请清华大学王振民教授来沪上讲课,邀请国防大学的军事专家讲课,当然也不能缺少孙潮的那一堂明星课。

这几堂课讲完之后,香港人被触动了。有一天吃早饭,有个律师学员对刘哲昕说,香港人的鞋子是用来穿的,内地人的鞋子是用来走路的。刘哲昕读得懂他的意思:香港的民主是西方直接套在脚上的,他们从来没有反思过这个鞋子如果不适合走路,穿它是为了啥。在大陆,他们见到了像孙潮那样的执政者,这些人是真正用鞋子走路的人。

刘哲昕的思想,让学员起码了解到了另外一种声音和解读方式。

在香港纪律部队国情研习班第四期结束的时候,香港警察招募组总督察谢翠恩学员写了一篇《回家——给爸爸的一封信》。

我从小时候便寄住在我的英语老师家里,她教懂我英语、西方思想方法、法治和世界观。虽然我没有太多的自主权,但是那段日子还是挺写意的,因为她替我作全部的决定。打从十二年前,我已经回到爸爸你的怀里。起初的确有点战战兢兢,因为听说你是一个很凶、很保守的爸爸;只有你说话,我什么也要听你的,尤其是那时候我还是很反叛的。但是相处了十二年,慢慢发现爸爸原来你不是那么凶,你其实很关心我的成长;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便会给我无限的支持和鼓励。这个春天,你就给我一个机会来到海宝哥哥的家里寄住八天,让我从哥哥身上感受你过去三十年的苦心经营,也教导我要自强不息,独力照顾自己。当然爸爸你也想趁此机会让我成长,提高我的个人能力。

爸爸,我可以告诉你,你不用担心,我在这八天的生活当中,我对你过去三十年的努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不是你当年提出这高瞻远瞩的方向,我想今天可能我对你还是有一点点隔膜。不是因为你今天成为富爸爸,我才回到你的怀里,更重要的是我对你的了解多了,我对自己的了解亦多了,我现在知道你这三十年的努力背后的汗水,也知道这条路还未走完,路还是崎岖难走,但我更知道自己在往后的日子里要扶持其它的兄弟跟着你的步步伐向前走。

爸爸,你知道我在白人家庭生活了这么多年,你体谅我,信任我,给我一个独立的生活模式,我着实感谢你。只怪我太自我中心,很多时候只想自己的,没有想到你及其它的兄弟如台台、藏藏和蒙蒙。 以前我还跟海宝哥哥作比较,担心他抢了我的玩具,也妒忌你对他的关爱。但现在我已没有怀疑,没有私心,只想和其它的兄弟永远跟爸爸在一起。

爸爸,在这八天的时间里,海宝哥哥安排了不同的长辈、老师跟我聊天,他们都启发了我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想。 这的确提高了我思考的宽度及深度,我回到香港以后,一定会把理论、思维和实践融会贯通。

爸爸,请原谅我以前没有好好地学习我的普通话,让我不能明明白白每一句话,错过了你和每一位长辈的睿智。回到香港以后,我一定会努力进修,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再回家跟你聊聊天。

刘哲昕说,做教育者,全靠自己做好。凭借你的相信,你的信仰。当你能够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情的时候,那就孜孜不倦做下去,回报是一定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