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名厨谭荣辉

2013-12-29 00:00:00珍妮·约翰斯顿
海外文摘 2013年5期

1984年,谭荣辉登台英国广播公司的厨艺秀节目,向英国观众介绍如何使用中式圆底炒菜锅,面对这个奇异炊具,英国观众茫然不知所措,仿佛回到了欧洲中世纪早期。令人吃惊的是,现在英国每八个家庭里就有一家配备了这种中式炊具。

从谭荣辉的银行账户就能看出他在餐饮业取得的成就。他出生于贫困家庭,从小观看寡居的母亲像变戏法般煮出各式各样的米饭;在这样的熏陶下,聪明细心的谭荣辉著有20多部烹饪全书,以他名字命名的系列厨具在59个国家和地区的销量高达700万件。2009年6月,英国女王向他颁授了大英帝国荣誉勋位,以表彰他在“烹饪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

谭荣辉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市,成长于芝加哥的唐人街,在加州读书,主攻艺术史。他的父亲是华裔美国人,在一次回国探亲的途中认识了他的母亲,并把她带到了美国;谭荣辉8个月大时,他的父亲死于心脏病。目前,谭荣辉在法国西南部、巴黎和泰国拥有多处住宅,但大部分时间是在香港度过的。每年春节,谭荣辉都会回伦敦过节,他认为英国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因为在那里他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中国烹饪术走向了世界。

谭荣辉认为,除了中国本土外,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中餐做得都不地道。每次回到伦敦,谭荣辉都会学到一些新的烹饪技巧,因为那里汇集了全球各地的名厨。他说:“我总是希望带给人们最纯正的东方口味,但有时我也会采用各地现成的食材,这也是东方菜最具生命力和魅力的所在——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起初,烹饪只是谭荣辉求学期间筹集学杂费的一种方式。当时,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偶遇一位国会议员夫人,想向他学做面食,谭荣辉欣然答应。很快,他的精湛厨艺在国会议员夫人的朋友中迅速传开。人群蜂拥而至,希望向谭荣辉学习做饭,并开出了每堂课200英镑的高价。谭荣辉追忆这段往事时乐得合不拢嘴:“我那时就像中了头彩。”谭荣辉认为烹饪也是一种艺术,而且自己很早就被这种艺术所吸引。他说:“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烹饪过程,这对我后来写书也有所帮助。”

毕业后不久,谭荣辉被加州烹饪学院聘为专职教师,并于1981年出版了他第一本有关中餐烹饪技巧的专著,引起当地媒体关注,当时的《纽约时报》还对他进行了专访。1982年,谭荣辉在纽约市的一次聚会上认识了一位名为麦德赫·贾弗里的印度烹饪作家,被他推荐上了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在短短的一年内,谭荣辉提供了一系列以他名字命名的中式烹饪课程,给他的烹饪事业带来了飞越。

今年已经63岁的谭荣辉,看上去还很年轻。这位精神矍铄的名厨现在又对日本美食产生了兴趣。他说:“我对日本饮食了解并不多,对日本这个国家我怀有矛盾的情绪,因为日本人在二战期间轰炸了我母亲的家乡,但我不排斥日本美食。”

三年前,为了给自己治病,谭荣辉踏上了日本的国土。因为他患上了前列腺癌,而当时仅有日本推出了一种革新性的治疗方法。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谭荣辉接受了37次治疗,但每次治疗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这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尝遍日本各地的美食。朋友笑称他把治病之行变成了度假,谭荣辉对此并不否认:“这种疗法并没有可怕的副作用,所以我要充分利用时间来满足我对烹饪和美食的嗜好。”

然而治疗期间,传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谭荣辉想回去看望母亲,在家人的劝说下他决定继续治疗,对此他很后悔,“去日本前我没有告诉母亲我生病了,因为我不想她担心。继续治疗的决定让我在良心上备受谴责,自此我再也见不到她了。”回到芝加哥后,谭荣辉把母亲的骨灰带回了香港,此后每次返港他都会去祭拜母亲。他说:“母亲生前喜欢打麻将,现在她在天堂里了,我会给她买纸质的麻将牌,然后烧给她,希望她在天堂里过得开心。”

谭荣辉的母亲是一家食品标签厂的普通工人。他认为自己的成就要归功于母亲身上的很多优点。谭荣辉说:“母亲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她从不讲英语,为的就是确保我能沉浸在祖先的文化传统中,并为之自豪。她认为孩子获得的成功是父母努力的硕果。或许你听说过‘虎妈’的观念,它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母亲从未说过她为我感到自豪这样的话,而是‘你能做得更好!’这是一种严厉的爱。”

由于经济条件的窘迫,谭荣辉从11岁时起就在叔叔的餐馆里打工,并希望靠烹饪来谋生,这让母亲极度震惊。谭荣辉回忆道:“我是在做我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也获得了成功,然而母亲仍然询问我为什么不找一份真正的工作,比如做个建筑师或牙医。”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于1999年10月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为来访的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举办招待宴会,为此他特意邀请谭荣辉掌勺。此事让母亲彻底改变了对烹饪的偏见。与中英领导人的合影出现在所有报纸的头版,母亲诧异不已:“天啊!你还是继续做你的厨师吧!”

谭荣辉成名后,他决心让母亲享清福,让她在50岁时就退休养老。他说:“母亲回香港探亲时我给她买好了头等舱的机票。她却把头等舱换成了经济舱,把省下来的钱存入了银行,说钱是给我存的,她永远改不了省吃俭用的习惯!”

在谭荣辉看来,母亲也许永远无法领会到自己做饭的有趣方式会影响到儿子的一生。他回忆道:“家里一度很穷,母亲用腌咸鱼作主菜足足有一个月。”慈爱的母亲偶尔也会给儿子一些零食吃,不过只是饭锅底下的糊锅巴,“但它吃起来就像爆米花”,谭荣辉承认,“锅巴至今仍然是我最爱吃的零食之一。遗憾的是,母亲再也无法和我一起享用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