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洛杉矶一场名流晚宴上,众位宾朋翘首等待主持人默多克,却突然等来其助手的主人有急事不能前来的捎话。惊愕之下,人们窃窃私语:莫非82岁高龄的默多克出了健康问题?
此刻,默多克与其律师正在埋头研究离婚法律文书。两天后,默多克向纽约法院递交了离婚诉状:默多克与邓文迪的婚姻走到了尽头。默多克承认,他们的这场婚姻是一个“错误”。
鲁伯特·默多克,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报世家。默多克21岁出道时,其父留下的产业濒临破产。在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电视成为新的传播渠道,传统报业出现大萧条。默多克通过一番大胆的收购,并推出更加咄咄逼人的小报花边新闻战略,终于让家传产业在澳大利亚出现生机。在此期间,他遇上一位当地商店服务员和前空姐。她成了默多克的第一位夫人。
默多克野心勃勃,不甘心只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边缘的英语国家里取得成功。他把目光投向英国。上世纪60年代,他来到伦敦,对只给他生下一女的妻子不再坚守婚姻承诺。默多克离婚后,迅速迎娶麾下一家媒体的知名女记者安娜。安娜出生于苏格兰。身为澳大利亚人的默多克需要征服英国,先在公关形象上打出了和亲牌。
默多克复制了他在墨尔本时为他带来胜利的战略。通过收购英国小报,让小报更趋于小报化,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当市场份额稳定后,默多克开始调整媒体结构。在新闻集团的大旗下,主营媒体与娱乐业。而在媒体分业中,也同时抢占了主流和严肃的报纸,如《泰晤士报》等。
在英国成功后,默多克转战美国市场。这次他没有以休掉安娜来发起新的公关活动,而是以加入美籍成功控制了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一系列美国媒体。
当默多克最终盯上中国市场时,他的婚姻遭遇新危机。他与安娜三十多年的婚姻走到尽头,转而看上了中国出生、在美国有高等教育背景,并持有美国绿卡的邓文迪。
让默多克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这场“婚姻收购”,并没有为他换来博下中国庞大媒体市场的胜利。差不多20年的“低政治攻势”,还是敲不开中国的大门。
正如默克多刚刚过世的103岁的老母亲所言,他这一辈子,最成功的“婚姻收购”是安娜。在与安娜结为夫妻的那段岁月里,默多克的事业如日中天,安娜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谁也不能保证,在经历对邓文迪“收购”的挫败后,这几年接连败走麦城的默多克不会在婚姻上发起新一波重商主义的“收购”。以往的经验是:一正式离婚后,过不了数天,就有新的灰姑娘来补位。而我们的预测是:安娜式的成功不可复制,邓文迪式的挫败令人沮丧。默多克这回预计转向一个女强人,一个真正的公主,这将会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收购。
事实上,若不把婚姻当成商业武器,豪门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也会相当滋润的。台湾首富郭台铭丧妻后继弦,没有选择林志玲、刘嘉玲等大腕明星,而是迎娶一个无名小女子,据称他们婚后很恩爱。
大亨们往往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丰富资源,因此跨国婚姻也多。但跨文化婚姻难敌文化冲突。
东方人一般秉承“不问,不答”的处事原则,别人不问,一般自己不会主动说出来;而西方人则往往在交易之前要求对方尽披露的义务,认为“我可以不问,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说”。当邓文迪有意把红酒洒在默多克身上,并故意回绝了默多克的第一次求婚时,相信当时30岁左右的邓文迪不会对六十多岁的默多克主动披露自己的婚史。
在两人结婚数年之后,才有一家美国媒体曝出了邓文迪之前是如何取得了一对美国老年夫妇的信任,又如何在这对夫妇的帮助下进入美国,随后让这对美国夫妇离婚。而邓文迪又是如何等到绿卡到手后,把美国老人一脚蹬了。这迟来的真相,肯定会给灰姑娘攀上大亨的过程蒙上心机太重的阴影。
在对待合同的态度上,东西文化也有不同。东方人一般认为契约是依人而变,不必死守,而西方人则视“严守契约”为原则。这让他们在一开始为婚姻订立契约时,就会完全不合拍:默多克或许说,这婚前条款对你相当不利,你要想好再行动,今后不可更改的;而邓文迪则说,先不管婚前条款如何,签下结婚契约再说,之后可以慢慢来。
大亨们往往精于如何守住自己的财产。按照默多克与安娜的离婚约定,邓文迪将不会在他死后有任何遗产继承权。邓文迪嫁入豪门,除享受奢华生活之外,一无所有。安娜的离婚协议已经给邓文迪堵死了路——邓文迪若与默多克有子女,这些子女也只能是这个家族的“二等公民”,不能享有拥有投票权的股权。而且除非默多克过世后子女未满18岁,邓文迪不可以控制子女名下的股票。
邓文迪也许期待这些事前约定随着两个女儿的出生而改变,但默多克并不认为可以改变或能够改变。邓文迪承认他们的婚姻出了些问题,但完全没想到她还未做通老头子的工作之前,老头子率先行动,而且是在拆分家业的关键时刻。
由于有了婚前协议,这场离婚诉讼将会以短平快的方式结束。邓文迪面临扫地出门的可能,传说中她将获得10亿美元的补偿,那应该是给孩子的那些无投票权的股价。而信托基金制度,又会使邓文迪失去控制这笔财产的可能。
即便是灰姑娘,也一样要重视婚前协议。邓文迪之败,是东方式契约政治之败。
最有名的婚前协议是“花心责任”协议。与好色的美国影星米哈依尔·道格拉斯结婚的泽塔琼斯女士,可能知道丈夫的嗜好,于是在婚约中规定了这样的条款——如果道格拉斯拈花惹草欺骗了她,道格拉斯应付给她500万英镑的赔偿。而一旦离婚,则按他们婚姻持续时间确定赔偿金,每年应付道格拉斯夫人100万英镑。
至于说到邓文迪与英前首相布莱尔有“关系”,或与脸谱网站共同创办人之间有交往,那些多是大亨们精心散布的“我家灰姑娘魅力不一般”的谣言而已。绯闻只为政治面子,随着政治利益链的断裂,绯闻也不见其踪。(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走出国门拿到绿卡
1987年,19岁的邓文迪认识了来自美国的切瑞夫妇。切瑞先生当时50岁,正在广州工作,而切瑞夫人辅导邓文迪英语。后来,切瑞夫人返回洛杉矶送小孩入小学,切瑞先生则待在中国。邓文迪想到美国读书,切瑞夫妇帮助她获得学生签证,又答应资助她,直到她学成为止。
切瑞夫妻分居加剧了婚姻的紧张。随后,切瑞夫妇离婚了。切瑞先生与邓文迪于1990年2月结婚,但4个月后,两人的结合趋于破裂。
获得很高回头率
法院的离婚记录显示,切瑞和邓文迪的婚姻持续了两年零7个月,这比要求邓获得绿卡、允许她作为外国居民永久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时间长7个月。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她和切瑞先生结婚的那一段时间里以及此后的一段日子里,邓文迪在一些场合介绍沃尔夫先生为她的丈夫。
1995年末,沃尔夫前往北京工作并定居,邓文迪与其关系结束。
成为传奇女人
邓文迪究竟是怎么认识默多克的?流传最广的版本是:邓文迪在香港办公室以一个出色的商业计划给默多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在例行视察的时候,她被叫去谈话。还有一个版本说:在香港,默多克参加的一个鸡尾酒会上,邓文迪故意把红酒洒在他身上,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认识不到一年,两人“闪婚”了。日期定在1999年6月25日,距默多克与前妻离婚的生效日只有1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