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沙子和改造妈妈

2013-12-29 00:00:00木木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20期

一宝经常会热情地招呼我,妈,来画个画吧。

他有一个大本子,有12色水彩铅笔。我每次给他一支,他暂时对颜色并无偏爱。他在本子上悉心涂抹出毫无方向感和规律性、仿佛午夜“巨耳”射电天文台收到的一堆太空噪音那样的线条。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有时候说画的是一个毛线球,有时候说是一头海豚。然后我会虚伪地赞叹:真像啊!

直到有一天我那正确的成人的审美观再也无法压抑自己,我给他画了一页正确的图画,然后给每一幅图画填上世间最美的颜色。一宝画画的热情开始消退,开始要求填色,或者画了一阵推开画本说,我不会。

后来我读到《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作者鸟居昭美老师说,对孩子而言,画画是通过手的自由运动感受自己给外部世界带来的变化,过早教孩子画形象会束缚他的想象。这位老师还在每一张看上去都像夫妻打架扯烂了的电话线般的图画中,真诚地表示:“听到了节奏”,“看不到一丝的不快”,“有力度的连续圆圈”,“向漂亮的连续圆圈发展。”

他还用严厉的语言恐吓我们这些企图把孩子送去“培养梵高从两岁开始培训班”的父母:能把自己的感动、自己发现的真实世界活灵活现地画出来,这才是掌握了人类真实的生活与发展的本能。如果孩子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画不出这样的画,也可以说他的内心没有在真实地活着,那将是一生中十分遗憾的事情啊。

看完这本书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天哪,我就自以为是地给他画了几个漂亮画而已,如果一宝因此再也无法真实地活着了可怎生是好。我忧虑了好几天直到有一天我俩闹别扭,一宝愤而表示妈妈是狗屁,我气疯了之余转念一想,啊,真好,他还是真实地不怕死地活着啊。

鸟居老师还改变了我对沙子的态度。我意识到我不能代替一宝活着,他从来不曾阻止我去爱一些在他看来甚是荒谬的东西,他从来没有企图代替我活着,他最多在我上网的时候怒斥我“不要再看了,眼睛会瞎掉的”,但也没拔我插头,我又有什么理由替他决定他对沙子和水的爱是不理智不道德应该予以暴力阻止的?

我现在决定去理解每个孩子都爱沙和水这件事,充满正能量地说,也许因为他们充满创造力,而创造就是改变一个形象,包括弄脏;而消极地看,也许因为这是极少数他们有能力进行改变的事情,比如一宝不能改造他愚蠢的妈妈,但他可以把沙子从世界的一端运输到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