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爱心的鸡舍剧社里,残疾和健康的儿童共同用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感动着我们。
这里是俄罗斯的鸡舍剧社,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正在进行新戏彩排。这里的彩排与真正剧院里的彩排完全不一样:没有导演也没有舞台,只有演员——儿童和成人,残疾人与健康人。看过他们演出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嘿,你真行!”“太棒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里凝聚着多少艰辛的汗水。从掌声和赞叹声中他们会得到极大的鼓励:健康人能做到的,他们一样能做到。
“起初你可能不会相信,但你看,在你脑海中翻腾的那一幕幕,你所梦想的那一些场景,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你很快就会相信这一点。”剧社负责人之一叶卡捷琳娜·阿芙朵琴科娃说,“比如有的人觉得谢玛做不到,但我就是知道,他可以的。如果一开始就说不行,那么这辈子都不会行。为这事我们还争执过。”话中的“我们”指的是剧社的成员:专业演员、马戏团小丑、心理学家和大学生。
鸡舍剧社(Chicken Shed Theatre)发源于英国,由教师玛丽·沃德和音乐家乔·科林斯于1974年共同建立。当时,玛丽和乔得到了一个旧鸡舍作为他们的表演场所,所以取名为鸡舍剧社并沿用至今。他们将一群青少年组成剧团,运用戏剧和音乐让他们学会如何通过团队合作来表现自己。30年过去了,鸡舍剧社已成为一家专业的国际戏剧公司,拥有自己专用的剧场,是欧洲最大的青少年剧团。
莫斯科的鸡舍剧社成立两年来一直靠着来自欧盟的一笔赞助金运转。如今赞助金用完了,剧社遭遇了财政危机。尽管如此,剧社仍在发展壮大中:他们开办了高级讲习班,上演新的戏剧,并一直在义务帮助孩子们。
莫斯科的鸡舍剧社社长去英国上了高级讲习班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即让残障儿童与健康孩子一起参与学习和创作。这种做法在西方有广大的成功实施经验,很多观众都喜欢到这种剧社来看表演。
鸡舍剧社是一个很民主的地方:整个团队都能共同参与策划。队长为大家提供大方向,然后所有人以此为出发点构思剧情。剧社的核心宗旨就是建立一个团结一致的创作小组,每个组员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
虽然俄罗斯在努力推行合并教育(即残疾儿童与健康儿童一同接受教育),以当下的条件还无法成功实施。残疾人实际上还是无法融入社会生活。对于残疾儿童来说这更是双重的压力:他们都想生活在正常人中间,对于残疾人来说能否融入社会最关键的评判标准就是正常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他们也害怕看到别人眼中扭曲的自己。而鸡舍剧社的成立,能够帮助孩子恢复自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教会他们积极地看待世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鸡舍剧社独有的包容哲学:70%的成年人支撑30%的残障儿童。“70%成年人的人生观在这里得到转化,他们学会去帮助别人。”英国鸡舍剧社项目负责人玛丽·特里申娜说,“他们刚来的时候都会抱怨说‘这简直是太难了’‘哎,我为什么要跟他们在一起’但后来他们慢慢学会了帮助别人,变得更有同情心。这对于他们和别人来说都是件好事。我猜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比例不是1:1而是7:3呢?这是因为在舞台上每个残疾儿童都需要两个人来帮助。比方说剧社里有两个女孩要靠轮椅行动,队友们就用皮带把她们背在正常人身上,他们在舞台上就是一个整体。你不知道当时感动了多少人!”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与残疾儿童一起表演。剧社曾遭遇过孩子们上完第一节课后就走的情况,这个社会也没有完全准备好与残疾人和谐共处。把一个小剧社的经验推广到整个国家是很困难的,但只要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正面的例子,整个国家就会慢慢地学会平等地与残疾人相处。
玛丽说:“我们有热情,有想法,有干劲,但若没有财政和国家支持,剧社就不可能如我们预期的长足发展。”比如他们需要更大的场地和更大的舞台,就要花钱去租,因为没人愿意免费提供。结果本应用于发展剧社的资金都拿去租了小场子,再拿不出钱来租大场子和大舞台。尽管如此,场地还是要租的,因为公演需要——公开演出是剧社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公演是进行艺术交流的宝贵机会。
社长说,他们想要一个后台空间宽敞的舞台,以照顾一些行动不便的社员。Na Strastnom中心剧院正是他们想要的那种,而他们上次演出的“记者之家”大厦就达不到要求。因此他们期待国家给予支持,一直在期待,虽然希望渺茫。“我们不轻言放弃。因为我们也有正常人具备的野心和奢望”,国家剧院电影演员丹尼斯·邦达尔科夫说,“我们有梦想,能克服一切。”
虽然剧社现在面临着很多问题,正处于发展艰难时期,但孩子们在这里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波琳娜、阿莲娜、格里沙、伊里亚,嗯,整个剧社的人,当然,还有社长他们!”在上一场戏剧中扮演主角的玛尔加丽塔·卡里莫娃细数着自己在这里交到的朋友。另一个主角由基里尔和格里沙扮演:基里尔饰演一个酷爱摄影的小男孩,格里沙则是他的“影子”。因为基里尔患有小儿麻痹,于是整个戏剧过程中格里沙一直托着基里尔。可以说这个角色是他俩共同完成的,场面感人至深。
剧情其实很普通: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彼此没有共通之处,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但他们彼此成为了好朋友,彼此相爱,彼此互助。其实,在生活中亦是如此。在鸡舍剧社,人人真诚而真实地爱着彼此,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充满了无尽的关怀和爱。
[译自俄罗斯版《明镜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