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没有什么礼物能与大卫·威曼德去年送给妻子卡罗琳的圣诞礼物相媲美了。卡罗琳是一位囊性纤维化(一种侵犯多脏器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医生说她的肾功能已经衰竭,唯一的希望就是进行器官移植,而卡罗琳深爱的丈夫毅然献出了自己的一个肾。
1997年,大卫和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人卡罗琳成婚。婚后第三年,卡罗琳便遭遇了她人生的第一场生死危机,为了救妻子,大卫捐出了自己的部分肺脏。这两次感人的“奉献”被认定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同一人向另一人活体捐献两个重要器官”的成功案例。活体器官捐赠者先后捐出肺脏和肾脏是史无前例的,器官移植手术的风险本身就很高,而被捐赠者又是与捐赠者毫无亲缘关系的妻子,这种天衣无缝的匹配极为罕见。
近期的这次肾脏移植手术是2012年12月12日在伦敦西区的汉姆史密斯医院进行的。手术很成功,卡罗琳恢复得也很好,夫妻二人在圣诞节前夕回到了位于埃塞克斯郡价值50万英镑的豪宅中。
39岁的丈夫大卫是摩根大通银行的会计师,他接受了《每日邮报》的采访。“我早就知道卡罗琳有这种遗传性疾病,婚前检查时医生告诉我未婚妻的健康状况不乐观,病情很可能恶化甚至死亡。为了我们的爱情,我愿做出任何牺牲,我不忍看到卡罗琳无助地死去。捐出部分肺脏后,妻子死里逃生,我感到万分幸运和欣慰。如果她需要一个肾脏,我也会送给她。与第一次的手术相比,第二场手术的风险更大,但我一点也不害怕。”
对于卡罗琳来说,比她小三岁的丈夫为她做的这一切让她感激终生,她说:“丈夫太过于关心我是不是遭罪了,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健康。”
根据英国人体组织管理局的统计,每年英国大约有1000人为朋友或家人捐献出一个肾脏。志愿者必须提供相应的医学检测报告以证明他们的身体足够健壮,还要理解捐献器官是一个非常冗长的过程,对捐赠方和接受方的精神意志都是艰巨的考验。移植手术完毕之后,双方都需要12周的恢复期。在移植肾脏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三千分之一的死亡率。
1996年,当大卫向卡罗琳求婚时,卡罗琳就已经被汉姆史密斯医院列入等待接受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名单中。卡罗琳只有两岁时,就被诊断出患有这种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的先天性疾病。两个人自童年就相识相恋,虽然无法治愈的疾病摆在他们面前,但不能成为他们结合的阻碍。病情严重时,卡罗琳需要天天吸氧才能熬过去,最终只能完全依赖呼吸机,“但我从未想到大卫会把一部分肺捐给我,让我更顺畅地呼吸”。
囊性纤维化是白种人中最常见的导致寿命缩短的遗传性疾病,30%的患者是成年人。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北欧和美国的发病率较高,黑种人较少,亚洲人极为少见;各地区的患病率不一致,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早期诊断与合理积极治疗,病人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至少有25%的患者能活到成年,有9%的患者年龄超过了30岁。囊性纤维化会影响到人体内部脏器的功能,特别是肺部和消化系统。病人的外分泌腺几乎都受影响,腺体被管腔内粘稠的、固体状的嗜酸性物质所堵塞,造成病人难以正常呼吸和消化。
当卡罗琳的肺病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时,她不得已来到了伦敦西区的哈瑞福德医院,这是欧洲最著名的心肺病医院。卡罗琳说:“主治医师的态度非常谨慎,他们说本院曾经做过几例活体肺脏移植手术,但手术风险高,术后的成活率也不理想,病人很有可能撑不过排异反应这一关。”
起初,夫妇并没有考虑肺脏移植的方案,但卡罗琳的状况越来越糟,做移植手术是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卡罗琳的父亲、两个亲兄弟和一个堂兄弟,再加上大卫,进行了器官移植匹配检验。令人惊奇的是,只有大卫与妻子完全匹配,她的堂兄与她部分匹配。卡罗琳有点儿不敢相信这个结果,这难道是上帝的安排吗?
主刀医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器官移植专家马格迪·雅各布爵士,但他也有过手术失败的病例。这位名医饱受争议,夫妇的心情也喜忧参半。
虽然这例肺移植手术大获成功,英国政府却暂停了这一风险极大的医学尝试。时至今日,卡罗琳的病例都被认为是英国医学界的奇迹,因为在英国接受肺移植手术后依然健康存活的病人仅有四名。手术10年后,只有50%的病人还健在,而卡罗琳已经平安无恙地活了13年,很少出现并发症。大卫的肺脏在卡罗琳的身体内运行得相当理想,她的呼吸功能已基本接近于正常人。卡罗琳的传奇故事令人惊叹不已。
然而,卡罗琳还需要服用一些强效药物来抑制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避免身体抗拒植入的新器官。此外,囊性纤维化还影响到了她的消化系统,卡罗琳不得不每天服用特制的生化酶和免疫抑制剂来保护其他脏器。从临床统计资料来看,有5%的患者在接受肺移植手术后会因为服用这类药物而使肾功能严重受损。不幸的是,卡罗琳就是其中的一例。2012年,医生告知她需要立即进行肾透析或接受肾移植手术。卡罗琳说:“我并不拒绝接受透析,但是我面临着额外的风险——我已经接受过一次重要脏器的移植手术了。再次手术会加重被感染的风险,也会影响透析的效果。医生对我这样棘手的病例显得束手无策。”
第一次手术后,大卫背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对于再次捐献肾脏,他觉得那只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后续手术而已。他说:“我的肺已经在妻子体内安营扎寨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保持肺功能正常而服用的药物又伤及了她的肾脏,我荣幸地再次应征入伍来挽救她。我是如此爱恋比我大三岁的小甜心,所以我绝不能看到她的生命再次受到威胁。”
肾移植手术由英国国家医疗总局的纳迪·哈基姆教授执刀,手术过程相当顺利。大卫术后在医院观察了五天即出院,妻子在丈夫出院后的第四天回到家中。康复专家称,大卫在术后1个月左右就可以上班,而卡罗琳还需要几个月的康复时间。
英国人体组织管理局的一位新闻发言人说:“威曼德先生两次活体捐献器官的壮举值得庆贺,开创了活体器官捐献的先河。活体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手术的一个重要来源,威曼德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哈基姆教授补充说道:“在我职业生涯中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真是让我感到大开眼界。”对卡罗琳进行肺脏病情诊断的内科医生马丁·卡比博士说:“我还从未遇到过配偶两次捐献脏器的病例,这真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特例。我对威曼德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卫自豪地说:“如果妻子需要我第三次帮助,我责无旁贷。我觉得我为妻子做的也是我个人生命的一种延续,因为我的器官能在爱人的体内继续运行,这也是我们爱情的升华。两次手术从医学观点来看都不可思议,但的确成功了。如果我和爱妻的故事能够鼓励更多的人投入活体器官捐献,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妙。”
[译自英国《每日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