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高端制造留在本土

2013-12-29 00:00:00斯瑞达·柯塔
财经 2013年11期

过去十年中,我们失去了近600万份制造业领域的工作。我不认为这些工作还会回到美国,特别是那些低端工作。我们应该阻止的是高科技制造业领域的工作流失。奥巴马政府发起了一系列倡议,以帮助制造业复兴,开启了全美对制造业的讨论。如果我们能继续实施正确的政策——从完善科研基础到税收改革,那么制造业就能保持健康发展。十年之内,美国的制造业将主要由高端制造业和高技能的工人所主导。

应奥巴马委托,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于2011年6月发布了一份名为《确保美国在高端制造业上的领先地位》的报告,详细罗列了美国高端制造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指出了创新政策的基本框架,并提供了相关建议。这些建议中最关键的一条是,通过国防部、能源部和商务部等联邦政府部门的共同投资,着力研发可以进行商业转换的项目。这份报告还建议降低公司税率、将研发退税机制永久化,以及加大对研究、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资。

在当年科技研发应用领域,机器人、平面显示器和锂电池等都是美国人发明的,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产品不能在美国生产。我们要做的是确定什么是下一代制造业技术,我们不仅要在本土发明创造这些技术,而且要在本土生产并保持高端科技产品的竞争优势。

导致美国高科技制造业衰落的因素,并不在劳动力价格——德国的工资比美国高30%至40%。为什么德国有那么好的机器人制造基地?为什么德国能和亚洲国家竞争并且享有高科技制造业的盈余,而我们却是贸易赤字?

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高科技制造业和高技能的劳动力,美国仍然引领着世界的基础研究、科学发现和创造精神,但是在将发明和发现转化成“美国制造”的产品和流程上渐渐失去立足点,所以我们必须填补创新过程中的缺陷。

过去美国有贝尔实验室、施乐帕克研究中心以及IBM实验室等等,它们负责构想下一个有影响的创想。但是在过去20年至30年间,公司研发的大多数重点放在了短期项目上。现在美国需要一些机构来做转换性的研究,就像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那样,就像贝尔实验室过去所做的那样——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政府决定建立由15所创新学院组成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外溢效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当一个公司投资还处于初级技术阶段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公私合作模式”介入转换性研究,以减少公司的研发风险,让处于竞争前期的科技加速成熟。

当一项科技尚在成熟过程中,生产流程还处于不断变化时,最重要的是将研发和批量生产集中在一个区域。如果我们有好的制造业基础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们就具有了先发制人的优势;当一项技术日趋成熟,它所产生的产品的市场逐渐扩大,当然会出现其他国家的竞争者,他们会通过复制技术或者研发同样的技术来获取市场。在全球化条件下,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把研发和生产放在一个地方,是我们保持领先的法宝。

在自由市场经济里,公司会选择对它们有利的事情,政府只能创造适合的条件吸引它们留在这个国家。如一项新科技最开始出现在美国大学或实验室,通过“公私合作模式”成熟起来,那么知识、研发、技能和生产都会根植于此。这自然会吸引跨国公司在这里投资。

奥巴马政府计划搭建的创新网络,尤其有助于激励中小型企业的创新热情,降低它们的创新成本;不过对于大公司来说,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在研发,而更多在于贸易、法规和税收政策,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匮乏。

为此,总统工作委员会还推出了“现在需要的技术”(The Right Skills Now)培训计划,用短短16周时间,让工人掌握立即可以用于就业的技术,工人每学会一门技术就可得到一个证书,证书累计起来还可申请学位。实际上,工人只需得到两三个这样的证书,就能很快在制造业领域找到一份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人实在太稀缺了。

人们普遍对制造业存有刻板印象——乏味、肮脏且危险,但事实不是这样,特别是在高科技制造业领域。我们应该发起一个全国性运动来告诉公众,制造业能为各种技能水平的人——从一线工人到工程师和企业经理——提供难以想象的机会。

美国大众已经意识到制造业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制造产品而不只是消费产品的国家。最近德勤咨询进行了一项调查,90%的受访者将制造业选为令美国经济保持强劲的“最重要”行业,这是一个让人乐观的观念变化。

在华盛顿,几乎所有议题都是按党派划线的。但客观地讲,制造业是少数几个两党普遍能够达成共识的领域。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轮经济繁荣,我们没有意识到制造业在那时已经被渐渐腐蚀,以至于在上一个十年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奥巴马之前的政府有其他任务要优先考虑,并未对制造业给予太多关注。即使今天,一些经济学家仍然主张把精力放在服务业上,但是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制造业对经济领域方方面面的重要影响。

本文为本刊记者徐安根据采访整理。斯瑞达·柯塔是密歇根大学工程学教授,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他曾主导有关高端制造业的研究项目,并以一年访问学者身份担任奥巴马政府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高端制造业助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