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2013年第4期“霾国求治”)
近来,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如何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彻底治霾?
应对雾霾天气,一方面要提高检测防控手段,另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文中提到,中国能否转危为机,倒逼能源结构调整,成为考验决策者智慧的重要课题。
然而,仅有科学认识和政治共识还不够,所有的行动都必须上升到一个商业氛围当中。只有企业真正把改善气候当作一个产业来做,民众积极改变消费观念,多购买节能环保产品,雾霾等气候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新能源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是改变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问题。
(《财经》2013年第4期“中国式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一个听起来陌生而又神秘的词语,如今却正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热门的研讨话题。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仅仅四年多时间,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发展到不容小觑的地步。据估算,高达30万亿元的影子银行系统,已经超过2012年GDP的50%。因为缺少正规银行体系的扶植,影子银行成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沃土。
然而,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必将给中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实体经济造成类似金融危机一般的重击。虽然影子银行当前所显现的风险并未超出控制,但目前业界已有谈“影”色变之忧。
文中提出,面对“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急速膨胀,业内人士更关心的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尚显不足,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不够。
(《财经》2013年第3期“房价反弹真伪”)
最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持续放大的成交量,引发了购房者对“房价是否会再度失控”的担忧。与此同时,北上广深政府高层针对楼市的频繁喊话,以及二套房停贷等传闻,使得调控政策收紧的风声再起。政策风险将成为2013年度市场关注的焦点。
综合未来供求关系紧张、库存结构等问题,目前行业运营环境的确有好转,但不同阶层对房价的博弈加剧,企业应认真应对政策风险期的到来。有效控制大户型存量,稳健、快销、低风险的刚需产品,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