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去世。
《时代》是美国第一份用叙述体报道时事,打破报纸、广播对新闻垄断的大众期刊。其创办人卢斯是一个有着传教士般激情和无限好奇心的人。他于1923年与同学哈登在纽约创办《时代》周刊,到1964年卢斯退休时,已经将时代集团缔造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富有的出版帝国,而他始于1923年的职业生涯,也深刻地改变了美国新闻业。
卢斯于1898年4月3日出生在中国山东登州一个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家庭。他幼年在山东烟台读书。1920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1年-1922年,他先后任芝加哥《每日新闻》和巴尔的摩《新闻报》记者。
卢斯对中国感情深厚,对所有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感兴趣,一生以自己为中国问题专家而自豪。他甚至早在会说英语前先学会了中文。正因为如此,《时代》自诞生之初就开始了对中国的关注。
20世纪20年代初,卢斯和哈登发现,美国民众对超越自己生活范围的新闻事件缺乏充分而深刻的认识,于是产生创办一份杂志的想法,它应该让读者在一个小时内了解过去一周的重大新闻。两人着手筹划,于1923年成功创办一份刊物,这就是后来的《时代》。
1923年2月27日夜里,《时代》创刊号印刷出来,3月3日出版。创刊号只有28页,用黑白小字印刷。它面世后并不成功,创刊号只卖出9000份。这段时间,卢斯曾致信友人诉苦,提到每天都有上百人写信到编辑部,要求取消试订。这令卢斯苦恼不堪,但是他没有放弃。
卢斯在杂志创办之初固执地不愿做广告,但面对恶劣的订约和销售形势,他只好忍痛拿出钱,在费用相对实惠的杂志上打广告。广告刊出后,《时代》销量缓慢上升,到创刊那年下半年,已经创造平均销量1.85万份的业绩。
卢斯和哈登还为自己的杂志打造出了特色化的语言风格。此前的期刊,一般使用刻板而干涩的语言,这是为了体现出写作者的冷静思考和中立立场,但卢斯认为,《时代》的用语应简洁、生动、活泼,不该一本正经,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此理念指导下,该刊开创出一种不拘一格的文风。此外,卢斯善于利用历史资料和收集现实材料,使《时代》刊登的文章比报纸和广播更具可读性。
1929年哈登去世。卢斯兼任总编辑后,开始出版《时代》周刊国外版。其后,以《时代》为核心,陆续出版了《财富》《生活》等著名期刊,组成美国最大的出版托拉斯企业——时代出版公司。卢斯任公司各期刊总114710cabc71e4d38a0ea83ef451ea0a编辑。
随着《时代》迅速发展,卢斯变成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领域都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卢斯的工作塑造了那个年代数百万名美国人的阅读习惯、政治态度和文化趣味。尽管如此,他为人低调,尽力躲在聚光灯后。
《时代》成功后,卢斯希望满足当时社会对商界人士的好奇心,创立一本杂志,为商界和国家确立“伟大目标”。他曾考虑将其命名为《权力》,但这个名字似乎并不能表达出他对新杂志的期许,遂将其改名为《财富》。卢斯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因为“Fortune”除了指财富,也指机会、命运、天意等。
1930年,《财富》开始出版。这本杂志非常漂亮,卢斯聘请优秀的设计人员,使用昂贵纸张,让它看上去极尽奢华。最初一年,这本杂志对许多大公司展开毫不留情的辛辣批评。随后《财富》开始转型,最终以充满远见卓识的报道和关于技术变迁及公司高管生活等的深度报道而获广泛认可。
卢斯打造的媒体中,最受欢迎的是创刊于1936年的《生活》杂志。该杂志为自己树立的宗旨是:见证生活,审视世界,目击重大事件;呈现贫穷者的面孔和高傲者的姿态。这本杂志中不乏政客被抓拍的面容、士兵在沙场中浴血奋战的瞬间,甚至还有几乎一丝不挂的女模特。
后来,《生活》中还开始出现许多随笔类和回忆类文章,使用许多珍贵图片作为搭配,很快赢得大量订户。
但这份杂志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衰落,其财务状况日益下滑。广告商觉得《生活》价格偏贵,特别是和电视相比,它的吸引力难以比拟,电视的广告费显然更实惠。
1972年12月8日,时代公司宣布即将停止刊行《生活》。但毫无疑问,这本杂志可名列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期刊之一。
1964年卢斯引退,改任时代出版公司编委会主席。他已是美国出版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1967年卢斯去世时,他的杂志也逐渐褪去光环。有的陷入没落,有的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生活》于1972年停刊,《时代》《财富》《体育画报》也逐渐不再是一种共同文化的自信代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