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2001年写入国家五年计划纲要的城镇化战略,从未被如此重视,并被置于如+yMxTILxQ2aS1GIlVn4vk+zDfMlkQKoRB7Z/rwiwRnw=此高的地位。特别是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上下对于推进城镇化的热度前所未有地高涨。
什么才是城镇化之真义?真正的城镇化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美国三一学院文贯中教授认为过去的城镇化丧失了内生性,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替代市场成为城镇化的主角,它排斥了民众基于自利、自愿的参与,城镇化走上“化地不化人”的歧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提醒,推进城镇化的澎湃激情需建立在对城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之上。中国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并落户于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普照之光。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注意到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经步入尾声,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经济供给面改善的特殊历史时期已经结束,供给扩张将成为未来城镇化的新瓶颈。同时,需求端也面临改善结构的挑战。
过去的城镇化之路渐行渐窄,新一轮城镇化当有新视野、新思路。“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要把这个潜力发挥出来,还要靠改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指出。
有学者建议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藩篱,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也有学者建议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恢复城镇化的内生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摆脱“化地不化人”的窘境。
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正在积极筹备,城镇化发展总体纲要也正在编制。在新一轮城镇化即将开启之际,反思过去,正视现状,重寻城镇化之真义,觅求可持续的城镇化路径,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