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创新。就学校教育而言,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教师要努力提升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当今社会的小学生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思维活跃,对社会上发生的许许多多新生事物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确立教育教学目标,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代在发展,新形势下的广大教师必须自加压力,励精图治,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工夫。教师要自觉加强学习,深入学习新课改理论知识,学习、借鉴、探讨、实践各地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准备教育教学活动,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努力创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兴趣的浓厚氛围。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形象生动、突出重点、富有情趣,并充分面向每一名学生,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创新意识,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教师要强化主导意识,创新教育教学过程
新课改强调,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教a0wUR8DN6nGBt7iKQg0Fg7H9El/rXjOryT0wjaYRB8g=师的精心培育下,逐步强化创新意识,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通过典型例题的练习,可以逐步积累起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慢慢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决不可“照本宣科”,更不能“事事包办”,对于问题要精心设计,创新活动形式,注重科学引领。一是设计的教育教学过程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要鲜活,要有代表性。二是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体现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三是设计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解决疑难问题。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及时进行肯定和保护。
三、教师要精心科学设计,创新作业练习形式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反复的习题练习、逐步掌握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师设计的数学习题,一是要适度,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二是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面向每一个学生,又要考虑到优秀学生的需求,使他们“跳一跳,想一想,就能摘到果子”。三是习题形式多样化,要富有情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顺应形势需要,切实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理论业务水平,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持之以恒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融入到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总结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