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所倡导的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把教学民主完全展现出来,同时赋予学生较多的自由活动时机以便进行更多的互相沟通,尤其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使所有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有效地交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逐渐建立起来,有效避免组内冲突的发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如何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宜少不宜多,一般在5人左右,各层次的学生保持均衡,这样便于发挥学习小组的效率。要尽量使小组成员在个性、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要注意挑选一些学习成绩好、具有特长、口齿清楚、有表达能力的同学担当小组长。
(2)把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①学会倾听。当别人讲话时,不要随便插话,要善于总结别人讲话的要点,对别人的讲话进行恰当的点评。②学会质疑。听不明白可以提出质疑;③敢于表达、陈述自己的见解,大胆推敲、修正别人的观点。④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改变自己的观点。⑤综合大家的意见,作出总结。
(3)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学生间合作学习的效率,可以考虑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如利用表扬鼓励,根据小组得分成绩,及时评出优秀组长、最佳组员等,以激励全班同学向优秀组长、最佳组员学习,查找自身差距,逐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良好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教师在授课中要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时机来实施。
(1)设疑导入新课,营造小组自主学习的氛围。设疑激趣,学贵有疑。学习可贵之处在于有怀疑,有自己的思考。小的怀疑则有小的进步,大的怀疑就会有大的进步。心理学家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连续不断的活动。”因此,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必须善于设置疑问,并利用疑问、矛盾、问题这一思维的启发剂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悬念,提出适当的问题开始授课,就能达到以石激浪的作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鼓动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思维从疑问产生,当人产生了疑问的时候就会去探究思索。如在学习《平行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一个动画故事画面:汽车飞驰在一条宽窄不一的路面上,路面很快就被堵塞了。这时候教师提问:路面为什么被堵?如果你是一位道路建筑设计师,那么应该如何设计道路?这样导入《平行线》新课,不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而且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好奇心,进入良好的小组自主学习的气氛之中。
(2)加强合作学习小组在学习重点、难点方面的讨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难点问题后,往往会产生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及时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发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教与学”的重、难点问题。如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1”的含义是《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要解决这一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应先让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演练分数的表达形式,然后阐明这些分数的产生过程,最后再加以点评,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透彻认识。
(3)把解答“开放型”问题纳入到合作学习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解答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避短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合作学习之中安排解答一些开放性问题。如果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阐明自己的思路和理论根据,其他学生就能看到别人是如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逐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4)合作小组自主整理构建知识体系。数学课堂教学要加强师生角色的互换,在对知识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应由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自主整理。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潜力,学生一旦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他们就能积极思考,点燃智慧的火花。同时,小组学员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能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总体上的设计时,应从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筹划分组、设置目标、确定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这几方面做好精心设计,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主要问题,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提前进入探究状态。这样,便于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交流沟通,在合作探究中展开争论,找到新发现。
数学课的合作学习的成败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密切相关的。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为了保障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就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之中,随时掌握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引导展开讨论,指导合作探究,及时鼓励有创意的见解,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合作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及同伴间优势互补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中等生的才能也能够得到提升,学困生的才思也能够得到开发拓展。同时,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能够得到发挥,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认知能力是这种学习模式的固有功能,在教学中要想发挥出这种学习模式的固有功能,教师只要把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设计好,把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掌握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就能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