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真正落实实验教学的目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着重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与观察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从实验教学抓起,让他们学会观察。因而,在教会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很重要。如在《温度》这节课中,在讲温度计的构造时,教师可把温度计发给学生观察,同时注意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值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的构造。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温度计玻璃壁很薄,教师即可问学生:“为什么?”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温度计玻璃管内径很细。这时,教师再问学生:“这又为什么?”同时与上一节《热膨胀》的知识联系,启发他们归纳和总结出现理解到的结果,从而掌握温度计的构造并引出摄氏度的分度方法等知识。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地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教师还可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参与实验,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同学的操作过程,然后来比较。
二、训练学生的正确读数
读数训练从八年级教材第一章“测量”时就开始了。学生每学习一种测量工具,教师都要注意读数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领会到每一刻度的读数是按每单位所分刻度的数目来决定的,并要求学生注意读数是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同时,教师还应把正确读数的重要意义讲清,以培养学生对探求科学知识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风。经过反复训练,教材中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时间、天平测质量、温度计测温度、电流表测电流强度、电压表测电压、弹黄秤测力、量筒测体积等,学生均能正确读出其数值。为了便于学生练习读数,教师有时可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小实验,以此来扩大试读面,以利于学生读数能力的提高。
三、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
实验技能包括观察、bAnMQIXNdNsfBAIWk9Iy+w==调试、操作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按教材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教师应抓住每一次随堂小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机会,不仅要训练学生熟知每一仪器正确使用的方法和配套组装的过程,更要注意训练学生具有良好而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
例如电学实验,从“并联电路连接”到“伏安法测电阻”“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到“测小灯泡功率”,每次实验时,教师都应根据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分步演示讲解,指出操作过程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模仿操作,领会关键,并开展师生之间互相纠错的双边活动,然后由学生独立反复多次练习,以达到每个人都能操作熟练。这样,既让物理概念具体化,又达到了动手又动脑的目的。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进一步得到了到巩固和深化,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巩固物理概念规律、培养解题能力、发展学习潜力等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