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特色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2013-12-29 00:00:00葛静红
成才之路 2013年15期

从19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后,人类社会就与微电子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赋予我们的任务是知识要不断创新。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多媒体教学的普遍应用,电脑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教师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如何把信息技术成为人人都喜欢、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出成绩的一种特色教学课程呢?

一、教师思想要超前,教学要创新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达到这种要求,就不得不重视计算机教学。特别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新的教育技术的不断挑战,心中必须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要尽快学习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驾驭新的教学媒体,并能对其他教师渗透信息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让每个教师都能动起来,掀起学习新媒体教学技术的高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使我们认识到教学不仅仅归结为课堂中教师的个体行为,而是学生已成为整堂课的主体,教师只不过是一个与学生相互配合的载体。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成功与失败,很可能影响到学生对新教学技术的疑问,所以教师必须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教师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对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只有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才能获得教育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知识结构,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创设轻松能动的学习环境

中国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教师高高地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呆呆地坐在属于自己不足一平米的地方,死记硬背老师讲的内容。如果把这种教学方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上,那这位教师可以说简直是一位教师队伍中的文盲。国家投资几十万元增设电脑设备,给予你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所以,在上信息课时应把85%以上的时间给学生,教师只能作为一名指导者、点拨者、合作者,在轻松互动中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兴趣倍增。举例说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查找与替换文字,我先设计好上课的步骤,分两节课上,第一节,练习打字,教师选中三首古诗:《春眠》《登鹳雀楼》《静夜思》,一篇文章:《沈悟孔三打白骨精》,保存(不强调保存在什么地方)。第二节,复习第一节,让同学们找出上节课打的文件,这其实是一个复习环节,大概准备5分钟的时间,基本上都找出了上节课打的文档。再进入主题:在三首诗中查找一下叫李白的有几个?怎么查:讲步骤,学生一边听一边操作,最后完成这个操作。学生复习一下操作步骤,查找沈悟孔有几处?让学生掌握。讲完查找以后,教查找与替换时,书本之中只是把沈悟孔替换一下了之,有些学生在操作完了以后,还不能完全看清楚究竟哪些地方改变了,我想让大家增加兴趣,最好在字体设置中设置一下,沈悟孔变成孙悟空之后,孙悟空变成红色字体。这样让学生看出究竟有几处改变,也会让他们增加学习的兴趣:改动一下,也会变颜色,多好啊!

三、培养特长生,增设激励氛围

自古以来,特色教学成绩的评估除了学生整体素质增强与否,与特长生的培养离不开关系,计算机能力的培养犹为突出。没有特长生,特色教学也成为空谈。两年来,我在这方面的培养上具体抓住四个环节,即学生选择——教师筛选——项目分类——总结成果。学生选择指在各项目开展活动中,学生喜欢哪一种项目,让他们有一个学习目标;教师筛选是指对各项目报名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测评,看他们有没有这种天赋、这种能力。在项目分类和总结评估中,对学生强调好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让他们有一个激励目标。譬如前六年级的一个同学,她的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但特喜爱电脑,我开设辅导的项目有电子报刊、电脑画画、小程序设计三类项目,每个项目学生都要有一定的素质,根据这个同学的报名要求,经过筛选,她最终定位在电子报刊上,经过一阶段的辅导,在区教研室举行的学生电脑作品比赛中,她自己动手设计的电子报刊《时代少年》获得了三等奖。另有一位同学,数学成绩特别突出,但写作、画画方面不大喜欢,根据他的情况,我鼓励他报名参加程序设计小组,经过一年的培养,最终在市教研室举行的程序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还在张家港市得了三等奖。

四、创设竞争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动者

对教师而言,上至家长,下至学生,在他们的意识中,语、数、英的成绩才是他们所要追求的目标。计算机只是他们在学习中的一种辅助课,如何让学生在意识中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教师在口头上表示基本没用,只有设立竞赛,并且竞赛的档次跟语数相同,才会让他们的思想有所改变。这学期,我先做校长室的一些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项目中增设信息技术竞赛,让学生看到它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能动起来,积极报名,告诉家长,让家长也意识到信息技术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至少可以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作品。这样,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何愁没有好的成果。

学生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才,必须接受高科技的挑战;学校要想成为一所真正对社会服务的学校,必须创设自己的特色教育;教师要培养具有创造性跨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我们相信,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的特色教学一定会使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