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高度重视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能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1)阅读的准备活动。①导入。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是设计导入的基本出发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则是设计导入方法的根本目的。②标题讨论。在进行阅读前,教师先将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猜测这篇课文所讲述的大概内容,不论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最终都会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谈论的兴趣,同时也会激发他们急于阅读的欲望。③背景介绍。在进行阅读前,教师讲解一些背景知识,能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当然,教师的介绍最好用英语,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④生词教学。为了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文章前教师可以先教一些文章中要出现的难一些的单词,但不必呈现全部单词,只呈现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单词,其余的一部分单词在阅读课文时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去推测。⑤指导性问题。在阅读前,教师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或一般性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
(2)阅读中的活动。①跳读。跳读大约两分钟左右,它要求读者能从语言材料中很快地找到特定的信息,并能寻找到所需的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②掠读。又称略读,约花五六分钟左右。这种阅读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完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③细读。细读又称研读或深读,属于精读范围。在学生跳读后即做练习,再安排五六分钟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其深化理解。④讨论答案。为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的答案。通过讨论相互补充、各自完善,学生不仅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还练习了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后的活动。①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归纳,以及对话题中心、写作意图、作者观点、态度等的讨论。②对段落结构的分析和讨论。③围绕课文内容的言语交际活动。
二、积极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同时,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自己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在阅读文章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让学生去阅读。常见的阅读方法:
(1)不良阅读习惯的改正。改正以往不良的阅读习惯:逐字逐句地阅读,用手指着单词一字一字地读,小声朗读或在心里默读,缺乏自信,过分依赖字典、过分重视细节,忽略对文章整体理解。
(2)猜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要急着查字典,教他们学会一些猜测生词的方法。如通过近义词和反义词、利用构词法(合成、转化和派生)或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
(3)辨认语段标志能力的培养。语段标志句也称主题句。抓语段标志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语段标志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居后。
(4)剖析复杂句子能力的培养。句意的理解往往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复杂句子能力,尤其是主干句。如主语、谓语和宾语,一般每段的主干句就表达了这段的中心思想。
(5)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做阅读理解训练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检测学生的阅读文章的速度,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先快速地浏览文章后面要做的习题及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这样既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也可以提高所做题的准确度。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文章前教师可借助实物或简笔画先教一部分生词,尤其是那些难以理解的生词。对于学生大多容易理解的生词,就让他们在阅读课文时根据上下文自己去揣摩理解。当然,学生要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除了要抓住主干句外,还要抓住句子当中的关键成分。
(6)推测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力的培养。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对准确理解文章主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三、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
(1)应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心和文章结构。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2)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使所选择的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文章的主题等。
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找到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传授正确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创设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动力,真真做到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那么阅读理解的教与学水平必将得到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