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职文化课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2013-12-29 00:00:00孟艳霞
成才之路 2013年15期

中职学校文化课的地位现状是怎样的?这一直是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虽然国家对文化课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已经做了诸多努力,但它仍然时时困扰着中职教师。有的文化课程教师认为:职业学校学生毕业了就是在各工厂或企业就职,上文化基础课得不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而且职业学校对专业课的科目进行了细化和增加,同时专业课课时比例也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越来越少,在学校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但专业课教师认为,应增加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和课时,学生文化课基础如果不牢固,这样会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学生的现状则是文化课基础越来越差,即使教学进度缓慢也难以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果将学习比喻为建造一栋楼房,很多学生认为,有用的是楼房里面的房子(专业课),而地基(基础课)是没有实际用处的,但人人都清楚我们却不能因此不要地基。专业课与基础课应是相辅相成的,学好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同时也是必要条件,应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同时也要正确认识专业课与基础课在学校中的地位,要与时俱进,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下降的情况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用以前的《课程标准》去要求现在的学生,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了解面对学生的现状,对教学大纲要灵活应用,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中职教育文化课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我国教育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了满足。有的学生文化课学得不好,考不上普通高中,家长由于盼子女成才,寻找另一条出路,于是让子女报考中等职业学校。而这些孩子考不上高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课不过关,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来到了职业学校后,对文化课也没有学习兴趣,看到文化课程就恐惧,甚至对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产生厌恶心理。学生的思想有了固定的模式,避开文化课,他们来到中职学校就是想学一些专业技术,为找个好工作打基础,因此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教师也就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令人担忧。

对于文化课教师来讲,面对学生极差的文化基础,极易产生急躁情绪,因为他们不明白学生为什么连这么简单基础的知识都掌握不了,并以对普通教育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职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果,在无法达到预期时,往往会产生厌烦倦怠心理,而这种心理又反过来影响学生仅有的一丝学习热情,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 深刻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改变自己的学生观

(1)中职教育责任重大、前景广阔。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中职学生将成为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素质决定着中国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这就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肩上责任重大。

(2)清晰认识培养对象。我们现在的学生文化基础课成绩差。我们该如何教育、评价他们呢?分析他们成绩不好的原因:一般他们都是从小学时就跟不上文化课学习,被落下的知识越积越多,到初三想追也追不上。但他们还是有继续学习的想法,或想在中职学校学一门专业技术,毕业后可以凭自己的专业特长找份工作。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有上进心的,而且在文体等非文化课方面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3)内强素质,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精神面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这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学技术”。

三、进一步明确文化课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

(1)文化课应该是专业课的辅助。要确定中职文化课的地位,首先要搞清楚中职学生的水平,他们大都是因为文化课不过关而考不上高中,如果上了职业学校,还揪着文化课不放,他们肯定没有学习热情。职业学校的学生强调的就是职业技能,能干活,能挣钱养家糊口,能自食其力,那就是社会上的有用人才,也就达到了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正如教育部职教中心的杨进所说:“文化知识“必需、够用”就行,中职应该突出专业技能。”因此我认为,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应该是专业课的辅助,以学习专业课“够用”为度,只要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即可,如会正确书写常用文书、会认识常用的英文词汇,对他们的书写流畅度及发音的准确度不需要过高要求,只要掌握基本的简单知识就已经够用。

(2)中职学校的文化课应该为专业课服务。通过文化课的学习,使得专业课的学习变得更容易些;通过文化课的学习,学会和加强学习能力,为今后终身学习作准备。文化课的重要性不仅是专业课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文化课要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

总之,现在中职的文化课教材应和专业课知识联系起来,不同的专业课采用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努力让文化课变得实用、易学,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这就要求文化课教师要加强学习,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同时,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影视、动画、图片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参与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