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英语阅读课文化意识渗透培养学生创新才能

2013-12-29 00:00:00管学军
成才之路 2013年15期

一、引言

文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英汉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而在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注重英语阅读课中的文化意识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文化意识渗透分析

(1)对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材料的认识。阅读是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学习单元都安排了很多篇的英语阅读材料,十一个教学模块、四十几个教学单元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每个教学单元涉及的话题也相当广泛,不仅包括友谊、旅游、自然灾害、音乐文化等,还包括伟人事迹、野生动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奥运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为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文化意识渗透的策略。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展开教师、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架起与阅读材料进行沟通的桥梁。英语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要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是巧用引导环节,激活与课程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某一个话题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背景知识的认知,激活学生已经拥有的相关知识,为英语阅读教学做好铺垫。语言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但语言并不是表达文化的唯一方式,图片、影音等材料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尽管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图片和影音材料的直观表达方式依然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进行主动阅读的愿望。而且英语教师挑选的精美图片的影音资料,不但表达方式更直观更形象,还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进行第二模块第二教学单元《An Adventure in Africa》的教学工作时,英语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南非世界杯的主题曲,具有非洲特色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非洲,然后为学生展示非洲的沙漠、河流、湖泊、山脉以及风土人情等相关图片,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非洲、了解非洲,这就为后面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非洲,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与此同时,学生还会领会到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会去发现美。其次,英语教师还要优化阅读环节,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从文章的思维模式、文章的结构、文章修辞手法的剖析以及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各个方面的探究中实现的。学生在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往往会很容易获取表面信息,但是如何从更高的层次来欣赏文章,来获取相应的文化信息,在这方面就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而师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就是设置问题和回答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要符合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所拥有的引导作用,用自己的思想去引导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感悟去启迪学生进行感悟。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作为英语教师,其职责是教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因为学生才是进行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平等、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更加积极地投身于课堂活动。例如在教授第二模块第二教学单元的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思考题:“如果有机会去世界旅游,你会去哪里?”,然后教师可以用幻灯片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著名景点以及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拓展话题的范围,进一步深化相关话题的内涵。在学生认真学习了课内文章之后,英语教师还可以另找几篇相关的补充材料,让学生欣赏同一主题的文章,感受不同地区的不同人民对于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深切期盼,使他们学会关心同学、关心周围的世界,更好地感受自然和世界的美好。

三、结语

不同的文化差异会对语言的学习带来障碍。但是学习外国的、其他民族的经典文化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此外,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