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在当前网络最为普及的时代,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非常多。“网络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会仅仅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那么网络对我们的中学生有什么影响呢?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关于网络的调查问卷对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三大方面:网络对中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中学生如何看待网上公布的信息和资料、中学生对待网络上不道德行为的态度。
本次问卷共发出160份调查问卷,收回154份有效问卷,合格率达96.25%。主要对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乐清市清江学区内的3所中学。并且为此我们还开展了一次座谈会和对此次的调查数据做了统计,问题很明确: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注重自身的道德和行为。
二、网络对中学生道德和行为影响的调查结果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说这句话已是必然。新事物的产生一定有它的利弊,主要是要看自己是如何对待的。这也是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之一。问题的设计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每个人上网都会聊天,可是那应该怎样看待网络上的朋友呢?他和现实中的朋友有什么区别吗?带着这些类似的问题,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这次调查中的154位中学生中,有92位女(不同年级)生、52位是男生(不同年级),符合这次调查预先定下的要求。
据数据统计(见表一),女生的选项都比较折中。对该问卷提出的三大问题绝大部分都没有具体说法。如她们对网上公布的信息有一半以上选择了“不全信”,而对于现在流行的语音聊天上撒谎、漫骂的现象仅仅是没有感觉而已,对黑客则一致认为那种做法是不对的。
从表格中(见表二)直接反映男生上网的频率和女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不仅明显高于女生,而且绝大部分是以聊天和玩游戏为主。
由于这次调查的男女生人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作直接的对照。根据这两张统计表,应从纵向比较。
我们对照表格(见表三)可以看出两者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的,在第九题中男生选C、D的各占了一半,女生却有80%左右选了D。就是说对于网络技术的追求和对网络的好奇心大大的高于女生。
三、关于调查的分析与讨论
结合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当前中学使用网络的现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教师交流,得出以下认识和建议。
(1) 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面对异常庞大的信息网络,中学生既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也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和享用者。中学生进行网上聊天、热点讨论、版面阅读和电脑游戏,无不是中学生在以个人身份参与网络信息的接收和享用,中学生这二重角色体现了网络的互动性。网络为中学生创建了恰到好处的黄金距离:既可以直接交流,又可以保留自已的隐私;既实现了交流需要,又克服了现实交流的种种障碍,能表达出许多在现实社会中所无法表达或难以表达的真实情感与想法。
(2)中学生网络生活蕴藏的危机——道德陷阱。现代社会的网络正越来越成为中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网络的超时空感给中学生带来了任意驰骋的快意,网络的无限性为中学生缓解了精神压抑,填补了精神空虚,而所有这一切又引发了另一外的一个结果:网络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造成了中学生更大的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范。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是中学生网民情感宣泄的场所。而中学生正处于情感最为丰富的时期,在网络上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将会导致中学生调控难度的增强和情感失衡,这种感情释放会发展成网恋。最后,中学生的网络交流将会发生变质,走向歧途。
综上所述,我们中学生只要做到维持网络的次序的义务,不在网络上散失自己的道德和行为,调整好自身的情感平衡线,网络就给我们带来无尽的财富。
(3)解决措施与对策。在认识了网络的本质以及它对当代的中学生造成的正面效应和反面效应之后,接下来便是如何解决成果和最大限度地减小网络的消极作用,下面几个努力方向值得中学生及其相关人员重视:
①利用宣传阵地,加强网德教育。开展一些网络化的主题教育,在学校中组织网络道德的宣传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辅导报告、座谈会及与之相关的文娱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中学生的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加大校内网站的灵活运作力度,通过针对性的主题“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使是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
②社会行政职能主管部门要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监督学校机房或附近网吧,对有害的网站要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污染腐蚀纯洁的中学生的心灵。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速网络德育工作研究,净化网络环境,在网络上筑起一道网络德育长城,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让我们的中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③正确认识网络的本质,提高中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树立网络环境中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基本准则;利用网络上的信息教育中学生。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我校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有了更加整体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我们中学生应该时刻牢记《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学生工作组织应大力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使我们中学生形成优良的网络道德,最终成为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