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改方式突破高中英语书面表达

2013-12-29 00:00:00王余梅
成才之路 2013年19期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高中英语新课标的重要内容。而英语书面表达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它在高考中占30分,所占分值大,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个题型。

为了写出高档次的作文,学生当然需要明确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平时加大各种体裁和题材的训练力度,学会审题,熟练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能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做到要点齐全,注意遣词造句。还可以背诵并揣摩美文佳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书写认真规范,卷面整洁。然而,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的批改和讲评,也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高中教师还是习惯按照传统写作教学的老路去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写作之前,老师先点拨写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完成并上交所写的作文后,老师对这些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逐一改正,并集体讲评。在这种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只知道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把写作当成了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去应付,不会去探究和反思到底怎样才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以前犯过的错误还是照样出现;教师也是只知道布置写作和逐个错误进行修改。这造成了老师和学生都在做无用功,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让老师和学生对书面表达更加畏惧。

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必须改变教师对书面表达的批改方式。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书面表达批改的主体,把书面表达批改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书面表达的批改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的技巧,培养他们对书面表达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勤于写作,乐于写作,爱上写作。

当然,书面表达的批改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批改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1)面批。面批就是教师当着某个学生的面,给这个学生批改作文。面批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重视他,关心他,学生就会产生写好作文的动力,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自然就会对自己的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印象深刻,会特别注意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面批时,没有其他学生在场,这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面批也可以使老师根据学生出现的具体错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当然,学生的作文中也有很多亮点,教师一定要学会欣赏这些亮点,并适时鼓励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老师点评、学生自改。老师先根据学生的作文,写上批语,在批语中,老师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把写有评语的作文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批语,改正自己的作文中的具体错误,最后学生把自己改正后的作文再次上交,老师再次进行点评。这样学生既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总体的了解,又能自己动手动脑改正自己出现的具体错误,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3)学生互改。学生互改是两人(一般是同桌)之间相互交换作文进行批改。互改中,那些书面表达能力差的学生看到书面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的作文,就会看到差距,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动力,不断提高和进步;对于书面表达较好的学生,他们可以帮助书面表达较差的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对英语学习更有信心。

(4)小班批改。我们学校正在努力探索实践“班中班”教育教学模式,我们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班,每个小班都有自己的小班班长和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和文艺委员,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营造了班内合作、互助学习的课堂氛围。各小班在小班班长的负责下,对本小班成员的作文进行批改,相互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交流看法,并进行打分。学生看到本小班其他学生的作文内容充实,书写漂亮,就会暗暗下决心写出更优秀的作文,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小班成员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乐趣,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后形成了更高质量的作文,会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巨大力量。最后,各小班选出自己小班中最优秀的作品,小班间进行评比。

(5)师生共改。作文收齐后,老师从中选出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或根据学生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错误编成一篇新的作文,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批改。当然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不是漫无目的地批改,老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在讨论中,学生努力找出出现的错误并寻求最佳的表达法,这既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合作探究的意识,无形中提高了作文的档次。集体批改后,学生要总结该篇作文的成功与不足,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对照自己的作文,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老师不必逐一修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以上几种批改方式都能大大减轻老师批改作文的负担,而且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只要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批改方式,使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并进行自我反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批改方式是有效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老师要适时适当做好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