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原理图元件》教学设计

2013-12-29 00:00:00任丽君
成才之路 2013年19期

《电子线路辅助设计 Protel 99SE》课,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新兴学科。这要求教师不能继续沿用传统死板的教学风格,必须对单调的讲授方式加以改进。以《创建原理图元件》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电气控制类专业规划教材《电子线路辅助设计 Protel 99SE》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主要介绍了自制元件的流程和方法,它是整个PCB设计中最常遇到、最为基础的环节。

学情分析:中职电子专业二年级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经过一年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能看懂简单的原理图,焊接过印刷电路板,并完成了无线电调试中级技能训练。因此,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学习能力方面,多数学生都有操作经验,愿意与老师、同学合作,有表现欲望,但大部分同学对理论指导不感兴趣,更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目标。①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创建原理图元件的基本流程;能够正确放置元件管脚,并对管脚的相关属性进行设置; ②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③重点:制作原理图元件的流程和相关操作方法;④难点:元件管脚的放置及相关属性的修改。

教法学法:本节课运用到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互动教学法、汇报展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操作中熟练,在展示中自我定位,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如下。

一、安排任务提出问题

给出任务原理图(图1)并对任务进行分析,指出元件IC1在元件库中找不到,应该怎么做?【设计意图:应用任务驱动、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图1)

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启发,层层引入问题。问题1:绘制原理图时遇到元件库中没有元件应该怎么办?(自制元件)问题2:尝试说出一个元件符号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为第三环节要讲的内容做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讲授新课直观演示

①讲授。知识点一:元件符号的一般组成;知识点二:创建原理图元件的一般流程。②教师采用广播教学演示操作全过程,学生在观看演示的同时对相关操作进行记录,完成学生工作任务单以便在操作实践环节查阅;③总结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减少学生出错概率。包括:元件位置、管脚的放置方向、元件管脚的外形、元件管脚名的设置、及时保管。【设计意图:应用形象直观的对比法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操作会导致什么样的错误,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谨慎细心的工作态度来减少错误的发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四、课程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巡视观察,做技术支持,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巩固本节所学新知识。】

五、作业展示总结交流

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并对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展示帮助同学进行正确的自评和互评;总结交流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作业1:制作如图2所示7段LED数码管(巩固)。作业2: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如何制作集成电路元件(拓展)。【设计意图:巩固本项目所学知识、对项目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为下个项目的学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