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了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改革则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
同时,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利于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使学生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并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的一句话、一个亲切的微笑和赞许的目光都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问题,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我们应马上肯定。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我们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减弱。
二、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数学学习也不例外。如在《认识三角形》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大家所见到的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自制三角形。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学生用废旧的书纸做成了三角形,有的学生用作业本纸做成了三角形,也有的学生用剪刀剪出三角形,还有的学生用小树棍拼成了三角形。我又让大家把自己做的三角形跟其他学生做的进行比较,学生发现这些三角形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就开始怀疑自己做得不对。于是,我继续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大家得出结论,这些形状各异的三角形都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一步。好的课堂练习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题的能力,也能第一时间让教师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首先,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紧密联系当堂课的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也要适当,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其次,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对数学的学习,简单的重复是不行的,搞题海战术也是学生很讨厌的。比如在教学计算题时,我们可让学生直接计算,也可出判断题或选择题,同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又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小组比、个人比,也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总之,练习的设计,既要保证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又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之一。
四、重视课堂活动的开展
课堂活动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精心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数学课堂活动的开展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课有时候就是因活动的开展不顺利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活动如何开展呢?我觉得首先要明确目标,学生的所有活动要为这个目标服务,教师在活动前要把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而不是等到学生无从下手了之后再来强调活动的要求。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到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巡视学生活动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督促差生参与到活动中,避免活动成为只是为优生设计的独角戏。最后对活动的结果做个评析。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生减负呼声一片,在教学内容没有减少、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下,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向45分钟要效益。
(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