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孩子良好思维品质

2013-12-29 00:00:00倪爱娟
成才之路 2013年24期

一、活动目标

①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②大胆探索,寻找让橡皮泥浮起来的不同方法。③学习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二、活动准备

橡皮泥、盛水的水盆、纸、树叶、泡沫、碗、磁铁、勺子等;有关死海的视频、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出示橡皮泥)小朋友,你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摊开手,孩子们看到橡皮泥),你猜猜它在我的水杯中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沉下去)

(2)借助外力,将橡皮泥浮起来。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也浮在水面上呢?你来帮忙想想办法。

在每个桌上有一些材料,你看看能不能借助于这些材料将橡皮泥给浮起来呢?

幼儿操作。

小结:借助于一件能浮在水面上的东西,便能让沉在水里的橡皮泥也浮出水面。

(3)改变自身,将橡皮泥浮起来。不过,橡皮泥可跟我说了,老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觉得挺难过的,它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

你可以动手试试。

小结:我们将橡皮泥变成船、碗等,船在水中,排水质量等于其重力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因此船能浮在水面上。

(4)改变溶液,将橡皮泥浮起来。我也找到了一个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你们看:我不需要其他物品,也不需要改变橡皮泥的形态,你们信吗?

噢,这是怎么回事呢?秘密就藏在这杯水里。我在这杯水了加了足够溶解的盐,改变了水的浓度,也能让橡皮泥团浮出水面。

(5)经验拓展,介绍死海。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长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

四、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幼儿应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于是我在活动中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为此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从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幼儿一步一步地探索、尝试与总结。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活动是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参与的探索活动。

一个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我们备好课,还要备好孩子,备孩子就需要了解孩子们已有的经验。于是第一个环节,我将激活孩子们已有的经验,猜猜橡皮泥在水里的现象,这一关孩子们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科学活动不仅要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初步的动手能力。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为每个孩子们提供了橡皮泥、盛水的水盆、纸、树叶、泡沫、碗、磁铁、勺子等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尝试,孩子们得出一个结论,借助于一件能浮在水面上的东西,便能让沉在水里的橡皮泥也浮出水面。

活动中我步步设疑,在第三个环节时,我又借助于孩子渴望战胜困难的心理,提出疑问:不依靠别人的力量,自己能否浮出水面。于是我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孩子们再次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几次不同形状的尝试,发现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将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出水面。

科学活动的关键是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思维品质,而逆向思维的培养最能改善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因此,第四个环节,也就是我活动的亮点所在,孩子们是从改变物体本身尝试着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通过观察我的实验,他们惊奇地发现我没有改变物体本身的形状和重量,而是通过改变水溶液让橡皮泥在水中浮出水面。该环节我着重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孩子们的逆向思维,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节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活动的结束,它可以是下一个活动的起点。于是我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建立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后,顺水推舟地将死海介绍给孩子们,来拓展孩子们的经验,使孩子们对死海又产生了兴趣。这样,我们又可以将死海作为新的活动的起点,开展新的教育活动,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江苏省如皋市东皋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