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怕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而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已经习惯了传统教材的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喜欢数学呢?下面,我想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谈上几点。
一、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例如在投影与视图中,我们通过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二、数学实验法
数学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的时候,连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动手认真地去做、去尝试。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探索新知识。我们千万不要因实验的条件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实验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数学融入实际生活
让学生用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在此过程中会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数学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粉笔+黑板”给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图像和单调的声音,板书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规范,而利用投影和电子白板教学通常采用的是“互动课件+灵活讲稿”的方式,通过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广,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能让学生形象生动地进入教学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充分体会教学,知道教学的发生、发展和延伸,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某些数学概念,仅靠教师的讲解及教具的演示,在理解上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现象本身来源于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的动作与画面运动状况相辅相成,引发了学生参与活动动手模仿的愿望,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总之,只有充满情趣的数学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迷恋上这样的课堂,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