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培养学生艺术才能

2013-12-29 00:00:00马亚骧
成才之路 2013年24期

摘 要: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适合儿童并能激发他们学习情趣的教学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渗透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质。

关键词:美术课堂;审美教育;学习情趣;艺术才能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适合儿童并能激发他们学习情趣的教学方法,是相当重要的。美术教育家费兰兹·西泽克曾说过:“由于儿童的绘画与成人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画纯正,更有创造性,儿童美术教育应以儿童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现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和热情。”几年来的美术教学生涯中,我充分渗透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质。

一、以娱乐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情趣

一堂生动的美术教学课,并不是教师简单刻板的说教,而是寓画面教学于娱乐趣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采用:(1)讲故事。艺术教育重在提高儿童素质,对于初中学生,主要在是潜移默化中加以熏陶。如讲一些《达芬奇学画蛋》等故事,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新鲜、特别、富有情趣,不由自主地对画面产生兴趣,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勤学苦练的目的。(2)绘画有趣的题目。如《长错地方的眼睛》《啄木鸟医生的星期天》等,题画有味,能启发学生积极动脑。也可师生同讲一个故事,教师起头,学生读讲,然后进行绘画创作。如在讲《淘气的小猴》时,可以问:“小猴在干什么?它怎么淘气,神态如何?”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淘气”作画。

二、以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情趣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能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1)观察实物法。如手工的教学,可让学生观察实物的外形、特征、色彩等,通过视觉在脑海中加深印象。(2)运用多媒体资源法。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信息量大、易于演示的特点进行教学,并亲手绘制幻灯片,或在电脑中设计好美术课软件,让学生评析画面的构思、布局、色彩等。(3)示范法。美术课除了教师讲解外,还需要教师的当场示范。如国画的笔墨运用,需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以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华,激起学好国画的信心。

三、以序列化、多样化激发学生的情趣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到难,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1)序列化。如进行素描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儿童画向成人画过渡,让他们接受素描和速写的训练。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基础知识讲清楚,不能操之过急,从六面体平行透视到六面体素描、从圆柱体透视到牙杯的素描写生都应如此。(2)多样化。训练形式的单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故形式宜多样化,第一课时均可选择播放录像,让学生欣赏它们的外形与颜色,练习绘画不同颜色的花鸟或虫鱼,从而打好他们的美术功底。

四、组织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情趣

初中学生的好胜心强,为了他们适应这种心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促进训练。(1)参加各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的各种比赛。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指点、评价,看谁的构思巧妙、新颖、独特,不是一味地摹仿别人的作品,而是通过自己的感悟来体现……通过精心组织,我们的学生在国家、省、市、县的比赛中屡屡获奖。(2)郊游写生。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瞧,夏日的荷花塘,一朵朵盛开的荷花,一片片姿态优美的荷叶,还有蹦蹦跳跳的小青蛙,这就是一个写生的好地方。教师要提醒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构思,画出自己看到的景物。(3)设置班级“小画栏”,当学生看到“小画栏”里那亲手绘成的琳琅满目、取材独特、构思巧妙的画面,心里多自豪啊!

五、以评价作业激发学生的情趣

评价作业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品非常关注,教师在评价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方法。如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的作业:“你画的鱼很生动,特别是尾部画法特别好,仿佛在水里自由地游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评,这样能使他们在当“小老师”中感到新鲜有趣,并在评议的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知识与技法。教师应及时必要地指出作业中的缺点,让画得不理想的学生继续画好。评价时不要简单地以好、坏来区分,应告诉他们好在哪里,不足的还可以怎样做。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欣赏较好的习作,激发学生互比的上进心。

当然,以上几种办法要适可而止、因人而异,若一味追求情趣而滥用,则无异于菜锅中滥加调味,结果会适得其反。总之,美术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技巧,它源自生活、思想、审美与艺术表现手段的有机结合。因此,美术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让他们不仅学到美术技法,而且更加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教育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