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于中小型企业用电问题的社会实践调研

2013-12-29 00:00:00黄竞航
成才之路 2013年28期

摘 要:在科技高度发达并且飞速发展而资源开始匮乏的当下,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由此带来的高耗能以及安全问题等,也浮出水面。作为大学生,为了了解社会,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学校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用电问题进行了社会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用电安全;设备;节约用电

在近两个月的暑假中,我选择了七月末到八月初这一段用电高峰期的时间,并且选择了泉州市某一公司作为调研对象。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注册资本10亿元,主要负责国有资产经营与收益,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及交通工程的建设管理与咨询,路桥设备和材料的经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路桥“BOT”“BT”模式经营等,是一家国有独资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职工29名,工作环境优良并且工作量适中,作为样本基本可以反映一般类型的常态中小型企业的普遍用电问题。我通过上网搜索、实地调查、对职工进行询问这三条渠道,结合从前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以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对该公司的用电问题暨用电安全、节约用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用电安全问题

在该公司领导和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人的介绍下,我对该公司的工作结构和办公室布局以及用电情况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1)用电管理特点。该公司在用电管理问题上,具有以下七个特点。第一,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电气设备、电缆、导线等,选择了防潮型,十分安全可靠。第二,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金属构架和管道均接地良好,配电房大门关闭严密。第三,灯电压约在11V左右,没有超过规定的12V。第四,各岗位加装照明、插座、用电设备,有专业人员定期检查;新加装照明、插座、用电设备,由专业人员安装完毕后,填写施工记录,材料也有明确备份。第五,安全用电标志中的各种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清晰完善。第六,职工都经过安全培训,了解用电安全常识。第七,办公场所有明确的安全消防通道的指示牌,也配备充足的消防灭火器材。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我只能总结出这几点。但是我觉得,这些就足够我们这些大学生学习了。比如宿舍用电安全,我们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使用大功率的电气,这不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再说,我们的插座也不能太靠近床铺,以免发生意外时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学校和学院在这方面也都有明确的规定。

(2)安全用电标志。上述用电管理特点中的第五点关于“安全用电标志”的知识点,我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该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人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安全用电标志中的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虽然该公司在用电设备方面做得十分到位,但是在安全用电标志方面做得如何呢?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告诉我,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红色是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黄色是用来标志注意危险;绿色是用来标志安全无事;蓝色是用来标志强制执行;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而我自己上网查询到,按照规定,标志是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显而易见,安全标识凸现了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如果严格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执行,我相信一切的用电行为,都会变得十分安全可靠。

二、节约用电问题

在我看来,该公司的用电安全系统十分完善并且规范,不愧是一家优秀的国有企业,他们用电安全与设备安全方面的规范管理十分值得学习。当然,除了用电安全之外,该公司的节约用电也是我此次调研的问题之一。因为目前有些人节约意识不是很强,有时可能会有一种潜意识:用公司的电用公司的水不花自己的钱,所以不心疼,并且时值盛夏,空调与饮水机等夏天常用的机电使用十分之频繁,如此一来,用电量就会急剧上升。由于我国电力资源并不是很富余,所以,如何节约用电的问题愈发突出。

(1)节电的方法和途径。根据我从网络上的调查得知,企业节电的方法和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采用合理科学的运行控制方式、使用先进的节电设备;其次,提高用电管理水平;第三,采用无功补偿,提高供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我还了解到,2000年12月2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印发了《节约用电的管理方法》。可以说,节约用电可缓解用电紧张的局面,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2)节电的现实考量。首先,是我认为最为严重的空调问题。该公司并不是使用中央空调,而是每一间办公室都有独立的空调。所以,在实践调研期间,我随机走访了该公司的每一间办公室,发现空调遥控器都由该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众所周知,在夏季空调使用过程中,如果温度调得过低,其所消耗的电量就会多。将温度设定在26℃左右,便可以让身体觉得舒适。而由于受到办公室大小、所在人数、空调制冷能力等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我也只能根据该空调的开机温度和我的主观意识来判断是否温度合理。这也是我调研中不足的一点。庆幸的是,每一间办公室的温度都十分合理,并没有因为有人贪图一时之快而将温度调得过低,同时门窗关闭情况良好,没有开窗开门还开着空调的现象。但是,根据我的认识,我发现了两点不足:一是有的办公室在下班之后,最后一个人离开办公室才把空调关闭,导致大部分的冷气无人用。所以,我向该办公室建议:可以在快下班的时候便把空调关闭,使得空调部分冷气不被浪费,并且职工在离开办公室后,不会感到内外有过大的温差。二是空调外机灰尘过多,清洁不够到位,使得散热不够良好,可能导致耗能过大。我把这两点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向该公司负责人反映这个问题。他们表示,会责令整改,切实做到节约用电。

其次,是我关心的电脑与照明装置的耗能问题。在社会实践期间内,我在职工下班后,认真检查了每一台电脑,发现每台电脑的插座都彻底关闭电源,而不是处于待机状态。因为社会上有一些公司的职工,会在下班后忘记关机,导致电脑在下班后无人使用时仍保持运行,浪费了大量的电。而据我调查得知,在上海,每户家庭平均每月待机能耗大约20度电,家电待机浪费近15万千瓦的电量。因此,尽量不要让家电处于待机状态,家电不用时要彻底关闭电源,拔去电源插座。该公司上班期间,我也去了每个办公室。在经过使用者同意后,我检查发现:每个插座都连接良好,电脑主机的摆放不会过于密集而导致散热过于集中。而照明装置的布局也十分合理。没有发现无人情况下照明灯依旧开启的现象,这是值得赞许和学习的地方。在学校,我们可能会因为上课快迟到或者一时迷糊,而忘记把电源的插座拔掉或者关掉电风扇,有时出门还会忘记关掉照明灯,导致宿舍用电浪费。我觉得,我们要认真反省,把节约用电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间宿舍,每一个人。

第三,是我关心的节电的制度问题。我了解到,该公司有明确的节约用电管理制度。在该公司《职工行为规范》中,也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完善的制约机制,确保了该公司职工节约用电意识的提升。比如一些工作设备,在不用时或下班时都做到了及时关闭。而且在固定的宣传栏上,也有“随手关灯,人走关机”和“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等等一些节约用电的标语,促使职工将节约能源的行为变成一项自觉的行动。该公司还多次利用每周学习日的时间,向全体职工普及节约用电的基本常识,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节电意识。我觉得,我们学校也可以更多地开办一些节能的讲座,宣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三、社会实践的几点体会

在完成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之后,这个暑假,我在该公司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也画上了句号。这次实践之行,是学校和学院给了我一次学习实践的机会,更是该公司给了我完成实践的机会。通过沉淀和思考,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加强教育是基础。无论是用电问题,还是节电问题,职工的思想是首要问题。因此,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是基础。人才是管理之本,因此要不断加强教育,做到以点带面,全员跟进,整体提高。

(2)完善管理是重点。每个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用电、节电标准,细化、量化工作指标,通过健全和完善管理规范和考核制度,稳步推进企业的内部管理。

(3)严格考核是关键。用电管理和节电管理工作,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每位职工都是使用者和管理者。因此,企业对用电管理和节电中的每项工作,都要严格进行制度化管理,指标量化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从而提高用电管理和节电管理水平。

结束语:在这次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身的许多不足和处理方式上的缺陷。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真切体验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实分量。我始终相信,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才能使自己得到质的飞跃,才能进步。

(作者系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12级建筑环境与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