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英语课堂装上强力有效的“助听器”

2013-12-29 00:00:00顾云燕
成才之路 2013年28期

摘 要: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注意形式以无意注意为主,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教师要从趣味性活动与探究性任务入手,研究如何为小学英语课堂装上强力有效的“助听器”,帮助学生养成高效的听课习惯与活动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与探究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够稳定,他们更加容易对学习的形式产生兴趣,特别是新鲜、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推进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而以探究性为主的教学活动及任务,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由此可见,趣味性与探究性就如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左膀右臂”,不仅符合了英语开放性与灵活性的学科特征,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心理情感与认知发展的双需求,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强力有效的“助听器”。

一、以“趣”为饵,激发热情树信心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必要途径之一。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教学中,英语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首先是一件新鲜、奇特、有趣的事物,然后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与频繁,很多学生开始对于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感到乏味,丢失信心。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长期保持英语教学活动的“新鲜度”,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趣”为饵,深入挖掘英语学科、丰富英语活动的趣味性,以学科的“趣味”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教授牛津版小学英语4B Unit 4 Buying fruit这单元的单词时,本单元单词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于个别水果英文词汇的掌握。由此,笔者在单词操练过程中,设计了一个Chant,将单词与本课重要句型 What’re these/those结合起来,如:these,these,what are these?Tomatoes,tomatoes,these are tomatoes.在反复利用Chant进行操练后,笔者转变形式,加深难度,引导学生诵读歌谣《I like fruit》,并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扩充歌谣的歌词。在学生诵读熟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丰富的感情与灵活的节奏、动作,跟着音频大声地唱出歌谣。通过口头操练与歌谣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

二、以“疑”为匙,满足好奇启思考

教育家赞可夫提出,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小学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开放性与灵活性兼具的语言类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强调有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循循善诱的启发原则,开启学生英语思维的大门。笔者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强调回归文本,将英语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问题情境中,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创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教授牛津版小学英语5B Unit 7 A busy day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谈论时间”。因此,在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导入环节中,笔者以一首学生们欢快的童谣《10 little Indian boys》预热课堂,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并在歌谣的背景音乐中,组织学生一起“count numbers”。紧接着,笔者层层递进,又设计了一个Free Talk的问题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What’s your number? 根据PPT所显示的6个时钟,讨论:What time is it?通过这三个教学环节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满足学生对于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为接下去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以“探”为径,活跃课堂扬个性

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英语语言实践教学的需求,能够为学生提供宽广多元的语言实践空间与平台、轻松愉快的语言实践氛围与环境,有利于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索能力以及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促进学生语言个性化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创造,深入探索潜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探究性活动,帮助、引导学生“用”英语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授牛津版小学英语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这单元的复习课时,笔者考虑到问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语交际情境,因此在复习课中十分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探究性任务活动:笔者引导学生把班级设计成学校周边的环境,利用桌椅之间的空隙,把班级角落按照地图模拟设计成街道、十字路口、邮局、警察局、商店等(并在PPT上显示班级地图,标注地理名称,提出相应词组、句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自主设计对话,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讨论。通过以上以学生为本的探究性活动,学生们在交际与思考、行动与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英语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白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与重要性。

总之,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奠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甚至对学生今后更加深入系统的英语学习起着不容小觑的影响作用。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推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与实效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英语的语言魅力,体验到实践的乐趣与成功。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J].吉林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