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

2013-12-29 00:00:00张兆云
成才之路 2013年28期

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社会与科学》学到的化学知识很少;到了初中,七八年级不开设化学课,只是到了九年级才开设化学课;而江苏高考把化学学科当作一门选修课来考查,这又淡化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所以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相对较少、较浅。但是,化学又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课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环保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呢?

一、结合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时时渗透环保教育

在义务教育七~九学段中,化学学科和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话题最多。我们化学教师应深入探讨课本中环境教育的因素,有目的地施以环境教育。如在学习“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内容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中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所以中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但可悲的是,我们现在仍有很多学生还不知道“水”也是一种资源,更不知道“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他们认为“水”到处都是,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他们也没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笔者教育学生:“水”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而且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由于我国工业“三废”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已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使我国的水资源显得更加匮乏。有的地区,污水排放量相当大,已有一部分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进入本世纪以来,加大了对污水处理的力度,关停并转了一些长江等河流沿岸的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农药厂等重污染企业,同时对一些排放污水没有达到标准的企业要求限期整治。但是,有的化工企业的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并且还有越来越重的趋势。最近几年来,高污染化工企业呈现这样的态势:发达国家和地区把高污染企业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转移;在中国,东部个别较发达地区把个别高污染企业向西部等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而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一些原因,可能把个别高污染企业引进来。甚至有的地区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先发展,后治理”。这种理念,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污染一片地区(如水域)只需几年甚至更短时间,但对其治理则需要几倍的时间和金钱代价(有的则是时间和金钱难以还原的)。

二、改进化学实验,形成绿色化学理念,强化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做实验是少不了的。上世纪90年代,化学家提出了“绿色化学”的观念。这种“绿色化学”的观念追求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做化学实验时,要想方设法改进、完善化学实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学生“绿色化学”的意识。如在做氯气、浓硫酸的反应等实验时,常常会有毒物泄漏,污染实验室(或教室)、学校及周边环境,影响师生以及学校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如果我们改进、完善实验,就能减少污染甚至杜绝污染。

教师如能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其印象将会非常深刻。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既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真可谓一箭多雕。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指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少,但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是含量越高就越好呢?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提供二氧化碳、玻璃瓶、胶塞、温度计,让他们去做实验。通过实验和探讨,同学们懂得了全球气温上升,大量冰川溶化的真正原因。再如在讲述水污染时,我没有直接描述水污染的危害,而是借鉴别人的实验:拿出三个玻璃瓶,第一个玻璃瓶装洁净的水;第二个玻璃瓶装洁净的水,但同时放入一节废旧的电池;第三瓶装同等量污染过的水。然后,在这三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一条同等大小的金鱼,让学生观察现象,结果第二个和第三个玻璃瓶里的金鱼都死了,只有第一个玻璃瓶的金鱼活了下来。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有兴趣,印象也很深刻,深刻体会到水污染的危害。课后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把空洞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使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使我们受到了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除了实验,我们还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上世纪70年代,那时的环境污染还不是很厉害。到了冬天,麦田里,大雁、乌鸦到处都是,只要它们飞起来,真可谓铺天盖地、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到了夏天,只要下雨,有沟渠的地方就会有水,有水的地方就会有鱼虾,而且还会“蛙声不断”。可是目前,有的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得有的地区冬天见不到大雁、乌鸦了,夏天见不到鱼虾和青蛙了。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有的连生活用水也成了问题:地表水不能用,地下水也不能用了,只好“深挖道,广开渠”,引用湖泊里的水。比如我们新沂市城镇居民,引用骆马湖里的水。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痛心的现实。这样长此以往,人类恐怕将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最近几年,由于汽车的飞速发展,给一些大城市带来雾霾天气,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我们生存的环境,做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保护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既重大又现实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切不可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科特点,时时刻刻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学校里就接受环保教育,为以后走入社会成为“绿色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