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12-29 00:00:00周琳
成才之路 2013年28期

摘 要:《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技能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为学生将来从事电气控制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教师要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职校生的实际情况,研究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提高教学实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项目教学法;教学实效;人才培养;质量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机电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传统的教学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比重占得比较少的实践教学,虽然能突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但常以模仿为主,缺乏灵活新颖的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项目教学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项目教学法是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行之有效的工具,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互动的模式,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展开教学活动,它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理论抽象,涉及的生产设备种类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常常觉得难以掌握。为此,可以把课程内容划分成两个模块:基础模块和电气模块,每个模块分为若干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这样能较好地把实践落实到具体操作任务中去。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开创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内容项目化。选取的项目要为特定的教学内容服务,按照所实施项目的需要,教师应对整个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学生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自行安排学习,如此一来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通过教学项目的实施,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这样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就可以被划分成七个项目。

(2)师生角色转变。在项目教学中, 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和监督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取合适的教学项目,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扎实的实践技能。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才能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教育项目。这要求教师到企业实践,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才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②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项目教学法之后,会把课程原先的知识体系打乱,这就需要教师把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整合并有效地衔接起来,项目需要什么就补充什么。比如,在典型设备的电气控制这一项目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基本环节这些知识点,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尝试着分析和解决遇到的新问题。③提高教学组织能力。项目教学形式灵活开放,学生的自由度明显增强。如果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极易处于“放羊”的无序状态,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多关注学生,及时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确保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扮演研究者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尝试,主动开展探究活动,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分享团队协作创造的硕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下面以变压器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为例,探讨此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确定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的这一步是决定项目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职校生的学习能力不强,教师应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确定项目任务。项目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项目又不能太难,如果学生无法完成会打击到他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最好选取的项目是能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的内容。为了保证所选择的项目具备科学性、合理性,确定以《小型变压器的制作》为项目课题。本案例中的项目教学目标为:①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和作用,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②熟悉变压器的额定值;③通过此次教学,能够制作出小型变压器,并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④运用相同的方法认识其他的常用变压器。

(2)实施项目任务。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核心环节。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提出设计方法,引导各小组根据项目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们分组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组员依据各自所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合作形式进行设计。每位学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和评价者。对于“小型变压器的制作”这一项目的教学,具体实施如下。①任务引入,创设情境。教师先将制作好的小型变压器拿出来展示,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变压器的作用,它如何实现功能,并引入任务:制作一个小型变压器。②教师演示,分组合作。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之前,教师先对用到的各个工具和检测仪表做相应介绍,比如万用表的使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任务分工、组织讨论和收集意见,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多数学生都会存在的难题,教师可以统一解答;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可做单独辅导。③成果展示,分析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并发现优缺点。教师对于其他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给予引导,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④总结提高,举一反三。学生完成小型变压器的制作后,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开展讨论,总结出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制作注意事项,教师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对于可能忽略或是容易犯错的地方给予补充,并引出下一个问题:其他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不是和这次制作的变压器一样?这样做,可以发挥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3)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在项目教学法中,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一般常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总结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以及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反思

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实现了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转变。学生直接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得到了较好地激发,综合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增强。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并结合小组讨论,同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教师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相长,有助于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差,害怕或者不愿意完成一些电气控制接线的任务;还有些学生在项目实施之前没有完全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概念模糊不清,从而使得整个小组不能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督促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

教育,2007(3).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