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有三方面:运动氛围需求、体育技能需求、场地与器材需求。根据需求现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加强技能指导、加强场地与器材建设,打好大学生成才基础。
关键词:快乐成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分两部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每周一节的体育课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健身的需求,如何提高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兴趣,促使学生自我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并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让大学生快乐成才,既是大学体育教师面对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现状走访了部分专家,查阅了部分文献资料,对提高大学生课外锻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长春大学、吉林财经大学这6所高校,每所高校50名大学生,辽宁省的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每所高校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5538d4fdab9677a64f3797223a5083ad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查阅有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的有关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了阅读和整理,筛选出适合于本研究的论文,将其作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②专家访谈法。通过走访黑、吉、辽三省的部分高校的专家,向他们了解各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等,并根据他们的观点设计出了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问卷。③问卷调查法。根据专家访谈结果和文献资料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你是否喜欢体育锻炼;你是否经常锻炼;影响你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经常和哪些人一起锻炼;你最希望参加哪项体育运动,影响你没有参加这项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二、结果分析
(1)专家访谈结果。通过专家访谈了解到现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并不理想,影响学生锻炼的主要原因有几方面:①体育技能的缺失。由于我国是应试教育,学生在上大学以前,主要目标是高考,因此有相当多的学校在初、高中阶段体育课基本不上,学生没有掌握基础的体育技能;②就业压力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一上大学就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一份好工作,是大多数学生的奋斗目标,因此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极少;③游戏、电视剧的影响。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和电视剧,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大多数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因此经常出现学生在上课时讨论游戏内容和电视内容的情况;④场地的不足或布局不合理。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资力度,室内外场地的条件不断改善,提升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但由于高校校园的面积有限,部分学校场地不足,学生想去锻炼却没有他喜欢的体育项目的场地;有些学校场地布局不合理,个别项目场地建设完成后,没有专任教师传授技能,致使场地空闲或荒废。
(2)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情况有以下几方面:①学生喜欢体育锻炼;②参加锻炼的次数不多,男生的锻炼次数多于女生,女生的体育活动多在体育课上进行;③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场地原因和就业压力;④和同学去体育俱乐部一起锻炼的时候较多;⑤喜欢篮球、羽毛球、足球运动的学生较多,占问卷调查总数的63%,排球、乒乓球、网球的占22%,其他项目的学生占15%。喜欢这项运动但没有参加的原因是,没有伙伴或没有场地。
(3)结果分析。根据专家访谈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出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有自身内在需求和外在条件需求两方面,大学生自身希望多锻炼身体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由于自身技能技术没有掌握,因此限制了锻炼的积极性;外部条件主要是场地原因限制和课外活动开展的程度决定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现状是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但体育基础技能较弱,影响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业压力、考研等制约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网络游戏、电视剧等科技的飞速发展使部分学生沉迷其中;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好坏和课外体育比赛的氛围,影响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需求的积极性;场地不足或场地建设布局的不合理,限制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范围。
(2)建议。在体育课堂上加强体育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大一时主要针对基础体育教学,如跑、跳、投等基础技术学习,在大二开展体育选项课,使学生掌握1~2项体育专项技术,为课外体育活动和终身体育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适当进行锻炼更有利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的价值;加强对学生手中的计算机的管理和学生就寝时间的监督,保证学生正常的休息,以便更好地强身健体;根据学生实际锻炼需求合理建设学校的场地设施,保证场地的使用密度,使场地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率;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锻炼积极性和自我展示意识,让大学生打好成才基础。
参考文献:
[1]侯鹏,裴国新.山西省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3).
[2]何淑娟,蒋凯.大学生体育现状与需求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
学报,1993(4).
[3]张慧春.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需求的调查研究[J].安徽
体育科技,2003(1).
[4]谢佩娜.浙江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
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