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维学36讲

2013-12-29 00:00:00曾杰
成才之路 2013年28期

第28讲 社会思维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思维制导的基本任务就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科学知识理论的武装,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积极社会心理的陶冶,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社会思维管理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完全一致,它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思维管理是实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和总目标的根本途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思维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提高人的思维素质的根本途径则是通过社会思维管理来全面提高人们的社会情意思维素质和认知思维素质。社会思维制导就是控制和引导以社会、群体为主体的思维路向、思维质量。进步的社会思维制导,要用科学的认知思维包括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人引导人和用高尚的情意思维包括健康的社会心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定的意志信念陶冶人教化人,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和总目标。社会思维制导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全社会对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用科学的知识、正确的理论武装社会全体成员的头脑。当今世界,知识和智力是最重要的资产。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不仅是人口更是大脑,知识是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标准和社会创新的重要手段。

其次,社会思维管理是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的强大动力。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的动力系统主要由思想道德力和知识文化力两种思维力构成,其中思想道德力是精神文明的主观表现,而知识文化力则是精神文明的客观表现。思想道德力和知识文化力的思维合力,便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的内在动力。精神文明建设动力系统中的思维道德力主要由社会的观念力和心理力构成。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思想道德力即观念力和心理力的巨大作用。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一个社会群体的团体精神都是主要通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来体现。而人们的思想道德常常表现为一种社会道德情感与信念。敬业精神就是一种表现道德情感的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一旦全体社会成员的敬业精神出现危机,就必然会引起全民族的生存危机。任何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教育文化这个基础。一旦人们的大脑为科学知识所武装,就会像“热核反应”一样,只要引信点着,马上产生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精神能量,创造出丰硕的精神成果。我国古代的王冲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近代的培根更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人们的智力水平和认Ec2Ganjlf//J+h4s5uLycCTEZYCflvrU1sgOlrSHhRo=识水平直接决定着人们知识力的强弱。社会思维制导的任务,就在于引导社会的思维道德力和知识文化力,使其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中达到最优化状态。

再次,社会思维管理对于端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导向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思维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向,它使社会思维的目的更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主体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社会思维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社会思维制导除了端正社会道德价值导向以外,还需要端正社会生活方式价值导向。进步的社会思维制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价值导向。通过思维制导来端正人们生活方式的价值导向,树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人类的享受和欲望不能只是物质的、生理的,更要有精神的。追求精神享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显著的特征。19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曾经说过:“第一,人类所追求的快乐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质量上的高低,高质量的快乐更值得人们去追求。宁做一个不满足的人,不做一个满足的猪;宁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不做一个满足的傻子。第二,幸福不仅仅是快乐、追求低层次的物质享受,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作为行为目标的人并不享受真正的幸福。只有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快乐,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兴趣和希望,不再仅仅局限于一己的私利,对人类公共利益富有同情心的人,才是幸福的。”社会思维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高质量的快乐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使人不断地摆脱兽性走向人性。

最后,社会思维管理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在群体中进行积极的社会心理陶冶和形成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社会思维方式的变革,能够促进人的思维素质和主体精神的全面提高,对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