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为成才打好基础

2013-12-29 00:00:00郑尚芬
成才之路 2013年28期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成才打好基础。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促进自己成长成才。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通过图书、报刊、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占高考语文分数的五分之二,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但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却不容乐观,每每是“谈写色变”,那么现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规定呢?我们的作文教学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设计简单。所有语文老师都认为学生作文很重要,但并非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精心地去备作文课。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跟教学没有多大的关系,都是学生自身积累和努力的结果,老师只需要教给学生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老师在作文课时往往选择一则材料和同学稍做讨论分析,然后学生自行写作,老师批改,写上几句评语,在下次课上对共性的问题进行一下点评,一次作文教学就算完成了。

(2)对写作过程把关不严。《新课标》提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但通常作文课都是两课时,老师一般是出示写作材料,让同学讨论分析一下就开始写。时间本身很充足,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速度很慢,老是出现下课还不能完成的情况。长时间这样,学生就养成了拖沓的习惯,思维也就缓慢了,这就导致有的同学到了考场上,由于时间有限,就写不完作文了。其实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有意识地加快写作速度,写作就能很快进入状态,快速完成作文。在学生的日常作文中还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拿到写作材料,学生就开始拿作文书翻阅,找类似的作文。这样就容易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容易套作,没有新意,写不出真情实感。这跟《新课标》“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相违背。因此,在日常作文写作过程中,老师应当严格限制写作时间,迫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尽快完成。同时,在作文完成讲评之前不允许学生看写作范文。

(3)批改方式单一、不及时。做高中老师辛苦,做高中语文老师更辛苦,其中批改学生作文就是其中一大“苦”。老师往往是学生作文完成后一一批改,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老师批改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大致加以点评,写几句评语。即便如此,批改一次作文仍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等老师把作文改完了,离学生的写作时间已经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学生对当时的写作思路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写作的热情也消退了。老师再把作文发下来时,一部分同学也就只看看分数、等级和老师的评语。学生没有得到及时反思、纠正,下次写类似的作文时,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二、教学对策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整。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教师备课要充分。作文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作文写得好坏和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当在学生作文之前就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要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作文前要做好哪些准备,这些都很重要。

(2)严格把关写作过程。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老师要严格把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作文之前,学生应该做好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写作时容易进入状态,写作速度就比较快。为了鼓励学生,老师可以当即表扬。对于那些写作比较慢的学生,老师应当明确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让学生都有意识提高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在写作时,老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得套作抄袭。学生可以在写作之前积累相关素材,但是一旦开始作文,学生手中不应当有任何资料,杜绝学生的依赖性,让学生养成独立思维的好习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考虑不同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诉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因此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积累素材。

(3)反馈要及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我们在学生作文后应当趁学生还没有忘记之前及时反馈。学生刚刚完成作文,对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要求还未淡忘之际,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批改和自我修改的方式,让自己的写作情况及时得到反馈。根据学习的金字塔理论: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我采用的方法是在学生作文完成后,又随机分发给学生,学生分小组合作批改。每人至少批改三份作文,每份作文至少有三人批改,每个人都要写上自己的评语,最后由小组讨论作文的优缺点,推荐出优秀作文。等修改完成后再返回给作者,作者再根据其他同学意见进行反思,进而自我批改。这样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批改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写作的优缺点,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采用这种反馈方式,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加符合学习规律,让写作练习有了切实的效果。

当然,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取决于其他方面,比如素材的积累、思维习惯、语言的锤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