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国人手写汉字的能力每况愈下。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受访群体中仅有38.9%的人经常手写汉字,4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1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经常手写汉字。与此同时,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鉴于此,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暑期推出了一档可谓是“汉字保卫战”的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汉字听写包含着我们语文教学中对汉字听写、理解、默写能力的训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伴随的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学业考查内容方式的改变,而今汉字听写训练已远离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围绕着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我们甚是急功近利地投身于攻克高考模拟题的战斗,对一些易写错写的汉字虽说也强化了技巧性的记忆,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我们广大高中生提笔忘字这种眼高手低的现象还屡有发生,书写不规范,读音不标准等实际问题仍在诸多同学身上体现。笔者在执教一届高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过程中,在一次课堂上提到了濮存昕这个社会公众人物。全班同学顿时来了兴致,有的说最喜欢看濮存昕演的影视剧、听他说话的声音,有的说濮存昕是他的偶像……“既然那么喜欢、崇拜濮存昕,那么你们这帮濮存昕的‘粉丝’们知道他的名字怎样写吗?”我顺势将话题引到了汉字听写训练上来了。学生们的写字积极性甚是高涨,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没有一个同学能将这三个字准确无误地书写出来。鉴于此,我个人认为,汉字听写这一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绝不能丢,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亟待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仍然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根本任务。汉字听写能力的训练从根本上说是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基石,只有将汉字听得明白,写得正确,才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汉字听写训练兼顾了对汉字音、形、义的考查,这与现行的语文高考大纲中对汉字的考查要求是一致的。这足以引起我们的格外重视,有些同学却不以为然,认为试卷中单纯考查字词的命题形式都是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相较于拼写拼音、默写汉字、解释字词意义的主观题型要简单得多,自然就没有必要花费力气在汉字听写上了。加之智能手机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我们的高中生更多地热衷于敲击键盘来完成日常交流交际和传送作业文稿。长此以往,我们广大高中生对汉字的敬畏感麻木了,书写汉字的能力也必然日渐退化。字写得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甚至是写错了,这些因素自然在各科考试中是不利的。江苏省语文高考大纲明确规定学生作文中每写错3个字要扣掉1分。高考作文的字数且要求在800字以上,再加上文学作品阅读、古诗词赏析及名言名句默写等主观试题,我们完成一套高考语文试题实际需要书写汉字的字数要在1400字左右,应该说对汉字听写能力的考查已融在其中了。高中语文知识的考查是综合性和全方位的考查,毫无疑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高中阶段进行汉字听写训练将会助力我们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汉字听写训练走进高中校园,是教育根本的回归,是广大师生的共同心声。我们要积极大胆探索实践,不断拓展创新汉字听写的途径和方法。央视2013年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一批初中学生同台竞技听写汉字,央视知名新闻主播担当主考官,知名语言文字专家学者担当裁判,传统的听写大会带来的戏剧性、观赏性,自然带来了流行性、娱乐性,展现了中国汉字文化独特魅力,这种创新汉字听写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一竞赛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板,我们完全可以简单地复制过来,组织一个班级、级组、学校甚或是校际间的听写大会。再者,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开设有毛笔字书法教程,这对弘扬国粹,提升学生汉字听写能力和文化内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等原因,教育部门已不再对高中书法教程作出硬性要求,但我们的语文科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等闲暇时间练练字,相互间自觉进行汉字听写训练。抛开传统思维中的笔墨纸砚的束缚,采用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被誉为文房第五宝的水写布,操作便捷又节能环保。有条件的高中校要组建书法兴趣小组,适时地开展软硬笔系列书法赛事,力求将汉字书写得更工整,更美观,更有韵味。汉字听写训练还离不开语文课堂这一主阵地。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汉字听写训练的主动意识,要坚持普通话授课,要读准字音,写好汉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接触汉字,书写汉字,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翻阅字词典的良好习惯。汉字听写训练宜采取固定课时段和更多采用随机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授课的过程中每每遇到一些易写错写混的重点字词,就让学生动手写一写,让学生时刻绷紧汉字听写这根弦,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夯实语言文字基本功。
高中语文教学亟待加强汉字听写训练,这是现实的需要,这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常态文化习惯的理性回归。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汉字听写训练扎实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