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是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讲到底,高耗低效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才能让课堂鲜活起来,从而得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缺失现状;关注点;策略探析
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首先是教师的观念问题。当前高中语文教改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基本实现了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然而,我们留心观察仍可发现,某些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痕迹,不少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关注点,切实实践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有效教学的缺失现状
(1)对形式过分追求,不能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互动,但有的课堂教学过于重视形式,只注重“形似”,忽视“神似”,不能形神兼备,过多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这样,课堂上有时看起来的确非常热闹,但仔细一想,教学目标的落实上常常存在问题。
(2)过分强调讲授,挤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传统教学因为过分强调讲授,使课堂变成了“教堂”。不顾及学生的情感,甚至忽略学生提出的一些新问题和新观点,只是一味地解决所谓的问题。
(3)超负荷练习压迫学生,及时矫正不能到位。布置大量试卷,只做不改,对于学生的作文也不做适当的点评。
(4)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成,忽视学的效果的落实。教师只是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常常出现赶进度的情况,无视学生接受能力。
(5)多媒体辅助作用发挥不当,板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然而当下许多语文教师用多媒体彻底地代替了板书,无视语言文字的书写与朗读。
二、有效教学的关注点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有效教学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关注。
(1)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学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展开。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第三,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都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成果是检测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学过程也是反映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并不是单纯的指教师教得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强调在课堂有限时间里学生学习的效果与学习的过程的综合。
(3)教学过程的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要全面体现出教师的工作成效,应该既要定量、定性考察,更要把教学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考察。
(4)教师须具备反思意识。教师要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面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考察,关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进行回顾、诊断、解剖、分析,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观念及时觉察、纠偏、矫正、优化。
(5)有效教学是策略研究。要想让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教师则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认真地进行实践研究,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三、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
(1)重视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毫无疑问,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它的归宿,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依据学生的学情,依据教材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不偏离方向。②对每一个年级的目标相当熟悉,把部分置于整体中。③时刻牢记教学目标,让教学有明确的针对性。可以说,评价一堂课好不好,主要是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恰当。
(2)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就一堂课来说,只有充分准备,才有可能有效,甚至高效。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一要研读教材与教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二要了解学生,只要了解了学生,才能根据需要来因材施教,让课堂教学充满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三要读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情况是教师事先没有预知的,因此,备课时要广泛搜集资料,尽可能丰富多彩,旁征博引。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始终活跃,也让学生信服。
(3)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一是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师生互动型转变。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认清楚我们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互相交流、合作与发展的互动的过程。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对于学生取得的成功,教师要实时鼓励,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给他们指明方法,让他们独立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开始是组织者,等学生开始交流、学习、评价时,教师这时又是探索者,与学生融合,积极参与合作。第三,提高课后训练的有效性。随堂练习精讲精练,课后的训练也要能有效地反馈教学。第四,教师要养成教后反思的习惯。教然后知不足,教师只有经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保证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教师实现自我职业价值的一个方面。
总之,有效教学是教学归宿。提高有效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要掌控课堂教学的时间、把握课堂教学的管理,要制订、安排好教学计划,有效实施课程教学要求与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有效课堂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学生成才。